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社会治理视域下区县社区教育管理研究》开放教育论文.docx
文件大小:25.79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5.45千字
文档摘要

社会治理视域下区县社区教育管理研究

金融学专业

[摘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会基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新型的社会治理理论为背景,以上海市松江区社区学院学校管理实践为基础,探索在政府主导与服务的基础上,创新社区教育主体,培育社区教育团体与居民自治组织,积极探索“社企合作”,创新社区教育形式与内容,发挥社区教育“共同体”作用合力,真正实现街镇社区教育重心下移、社区自治、居民欢迎、教育惠民,为社会治理背景下广大基层社区教育管理创新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社区教育社区学院社会治理

社区教育作为基层管理组织与广大基层民众互动的有效平台,在社会治理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实现从基层管理向基层治理的转变,社区教育拥有广阔的舞台,创建培育完善社区自治共治的新格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治理理论作为一种新公共管理的视域,重在寻求政府、社会与市场三者之间的合作和互动,通过调动各种力量和资源,建立善治的社会体制,达到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1]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内容。[2]“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3]

社区教育是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4]作为教育活动的一种类型,以全体社区成员为教育对象,满足多种教育需要和服务社会,参与社会治理是其重要功能和作用。基层社区教育管理是基层社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5]在当前社会治理视域下,提供公共服务的社区教育体制与途径、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强调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多元参与,居民自主管理。从“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社区教育的广大村居委会干部应首先实现这种观念的转变,更多的扮演服务和引导者的角色。社区学校的三级教育平台及各级各类教育资源也应实现社会共同治理背景下的顺利对接,在政府主导与服务的基础上,创新社区教育主体,培育社区教育团体与居民自治组织,积极探索“社企合作”,创新社区教育形式与内容,发挥社区教育“共同体”作用合力,真正实现街镇社区教育重心下移、社区自治、居民欢迎、教育惠民,走出一条社会治理背景下社区教育管理创新之路。

二、当前区县社区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主导地位虽已明确,但主导作用发挥不明显,政府主导下的社区教育参与主体单一

现阶段,在我国东部较为发达地区,社区教育以“区县社区学院-乡镇社区学校-居村委学习点”的三级教育平台基本建成,政府在社区教育的主导作用也已明确,但作为牵涉各级政府部门及条线工作的社区教育,其在主体作用的发挥上往往会因为条线的限制而受到影响。以区县社区学院作为全区社区教育总协调的龙头作用发挥还是有限,尤其在与各委办局、乡镇府、居村委协调社区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各自的工作重心侧重点有所不同,目标与发展期望也不尽相同,容易出现政府主体地位明确却主体作用无法凸显的尬尴境地。同时,从区县社区教育内部性质与分管功能上讲,现阶段区县社区教育整合或是直接管辖区县开放大学(电视大学)、成人高校、社区学校、

老年大学、居村委学习点、妇女学校、团校、各种社会组织的教育资源,虽都有社区教育的功能,但依然是各自为战多,无法形成社区教育的合力,政府虽有主导地位但真正联系与整合的实际举措较为欠缺。

从社区教育参与主体上讲,在社会治理视域下,更是需要注重对社区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打造。而反观当下的社区教育,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社会发展原因,人口结构呈三阶梯状发展,社区教育参与主体多为老年人,真正参与的青壮年人群不多,以“家庭”为参与主体的实践更是鲜有,也缺乏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合作共建,很少见到市场机制的参与,容易滋生“政府抓一抓有效果,不抓就下滑”、“各办各的社区教育”怪象,长此以往,不利于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组织培育培养不够,社区教育网络建设缺乏

十八大以来,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作为提供教育服务社会功能的社区教育,其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广大居(村)民,教育对象需求的多元化更是迫切需要社区教育在内容、课程以及学习方式上的多样化。在社会治理的背景下,虽然政府主导、主体地位不断凸显,但作为教育主体的居民,其自主自治自我管理的主人翁意识还未得到充分激发,往往就是政府开出培训学习菜单,自己挑选感兴趣的学习,真正放手给居(村)民“制作菜单”的机会少之又少,辖区居民自治的管理理念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样也容易引发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式”的社区教育管理,与居民自治“自下而上式”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