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视域下开放大学案例教学过程研究
——以工商管理《管理案例分析》课程为例
[摘要]
混合教学BlendedLearning模式下的案例教学过程研究,通过过程设计,教师注意在每个环节设置情境,提高现场感与参与度,开发学员的学习潜能,形成学员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探讨在线的碎片化学习与面授的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模式,使得学员更加灵活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
混合学习;案例教学;教学过程;小组学习
一、引言
混合学习BlendedLearning近年在教育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并由此推动了学习革命。2012年以来,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发展很快,从慕课教学到目前受到大众追捧的移动学习,极大地丰富了学员和社会公众利用碎片化时间自学的途径。
案例教学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的哈佛大学,案例教学法将书本知识和真实的情境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启发性的思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得到了广大综合性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的推崇。各大高校纷纷开设MBA,并在MBA的教学中积极运用案例教学,已经摸索了一些经验。国家开大工商本科专业第四学期开设《管理案例分析》课程,自2010年开始案例教学的探索。但是受生源的来源、教学层次和所在行业的不同,普通高校开展案例教学与开放大学的案例教学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开放大学简单地移植高校案例教学的经验,显然有失妥当。
本着一切以学习者为中心,发挥学员的主动学习,开发学员的学习潜能、首创精神,提高学员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探讨在线的碎片化学习与面授的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模式,使得学员更加灵活学习,提高混合学习的效率;发挥在线学习和面授学习的各自之长;最终将“知识外化或形成自我反馈”[1],是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理论研究回顾
目前对案例教学实践的研究,针对的教学对象基本上是全日制大学研究生阶段以及MBA教学阶段,对于本科阶段开放教育的研究,相对不多。而本科的开放教育与全日制以及MBA教学,从生源、学员年龄、知识素养、思考能力、个人眼界、克服学习的阻力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对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更加着重技术层面,而忽视了案例教学的内在价值,这类型的研究可以归类为经验-探究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技术层面的案例教学有:冯永刚(2015),研究生案例教学不能遗失的三维向度,戴娟萍(2013)多维互动式案例教学范式改革实践与困惑,陈慧荣(2014)案例教学方法论基础。
靳玉东等(2015),在论案例教学价值取向的变革,一文中提出有必要对工商管理案例教学进行重建,其重建的方向是以案例的内在价值为基础的经验—探究取向的工商管理案例教学。这一取向的案例教学,彰显案例的内
在价值,既关注故事又关注话语与叙述,强调叙事知识的习得,注重实践理性和叙事思维的培养,对话取向的教学,解放与发展取向的评价[2]。
混合学习的定义中,以何克抗的定义最具代表性。何克抗(2004)将混合学定义为“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以混合学习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不乏优秀的研究,黄德群(2013)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设计,探讨混合学习模式应用实践,包括学习内容的划分、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建设、学习活动的组织原则。吴南中(2016)混合学习视域下的教学设计框架重构,从混合学习的基本特征、原则和方法对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进行了论述。从目前的文献回顾看,并没有基于混合学习教学特征设计的,以情境设计为基础,以经验和探究价值取向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研究。
三、基于混合学习的案例教学过程设计
(一)案例讨论前的准备——在线教学阶段1.学员在线学习
开展案例教学强调构建主义的教学模式,并且以经验—价值取向作为主要的教学理念,并非是把学术—技术的方法完全地抛弃,事实上,很多的理论也正是从实践中提炼,通过理论研究又在新的实践中开花结果。
在此根据对案例教学各个阶段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座谈的方式开展调研,取得一些指标,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
共回收201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69份,无效问卷31份。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依然有59%的开大学员希望教师能够对案例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进一步座谈之后,发现学员对知识点的掌握参差不齐。教师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现象,在开展案例教学以小组讨论为核心的教学之前,应进一步督促学员加强在线学习,增强学员的理论素养,以防学员的讨论最终浮于表面。
开大学员往往在某一领域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提炼、归纳能力较弱,应以在线学习为基础,增强知识积淀。此外,在线教学资源的设计需要
充分考虑开大学员的特性和需求,注重表达逻辑,可以将某个领域中的研究按照时间线索,知识体系的模块,一一呈现,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