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1.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特制定本防疫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包括但不限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疫情。
3.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最大程度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健康损害。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强化风险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患于未然。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高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科学规范,依法处置。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科学防控知识,规范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处置工作合法、科学、有序。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公司的防疫应急工作;研究决定应急处置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
2.应急工作小组
-综合协调组
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综合协调,传达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收集、汇总、上报疫情信息;协调各工作小组之间的工作。
-疫情防控组
负责制定和实施疫情防控措施,组织开展人员排查、体温检测、场所消毒等工作;指导员工做好个人防护;负责疫情相关物资的采购、储备和发放。
-医疗保障组
负责与附近医疗机构建立联系,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及时获得医疗支持;协助对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进行初步诊断和隔离观察;配合医疗机构做好患者的转运和治疗工作。
-后勤保障组
负责保障公司正常运转所需的物资供应,包括食品、饮用水、办公用品等;做好应急期间的水电暖供应及设施设备维护;负责对受疫情影响的员工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
-宣传维稳组
负责宣传防疫知识,引导员工正确认识疫情,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公司稳定;负责与媒体沟通,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
三、预防与预警
1.预防措施
-加强员工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普及防疫知识,提高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做好办公场所、生产车间、食堂、宿舍等区域的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通风良好。
-加强人员出入管理,在公司入口设置体温检测点,对进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严禁体温异常和健康码异常人员进入。
-合理安排工作岗位,避免人员过度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储备充足的防疫物资,包括口罩、体温计、消毒液、防护服、防护手套等,并定期检查物资储备情况,及时补充和更新。
2.预警机制
-建立疫情监测制度,由疫情防控组负责每日收集员工的健康状况信息,包括体温、是否有咳嗽、乏力等症状以及是否接触过确诊或疑似病例等。
-密切关注当地疫情动态,及时了解政府发布的疫情信息和防控要求。
-当发现有员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或接到政府部门关于疫情的相关通知时,立即启动预警机制,进入应急状态。
四、应急响应
1.响应分级
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应急响应分为三级:
-一级响应:公司内出现确诊病例或聚集性疫情,且疫情有进一步扩散趋势,对公司生产经营和员工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二级响应:公司内出现疑似病例,或周边地区疫情形势严峻,对公司构成较大威胁。
-三级响应:公司内有员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但经初步排查和诊断排除感染可能,或当地疫情处于低风险状态,公司疫情防控形势相对稳定。
2.响应程序
-三级响应
-疫情防控组对出现症状的员工进行初步询问和登记,了解其近期活动轨迹、接触人员等情况。
-医疗保障组安排专人陪同该员工前往附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进一步检查,按照医疗机构要求进行核酸检测等相关检查。
-在等待检查结果期间,将该员工暂时安排在公司指定的隔离观察区域,由专人负责照顾其生活起居。
-综合协调组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通知该员工所在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安排。
-疫情防控组对该员工所在工作区域及可能接触到的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毒。
-二级响应
-在三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应急指挥中心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