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铝合金铸造转注作业安全要求
1通用要求
1.1应定期检查残料箱(放干箱、斗),确保无裂缝,并保持箱内涂料层完好。
1.2有裂缝的残料箱(放干箱、斗)应立即移出现场,并进行修理或更换。
1.3残料箱(放干箱、斗)在使用前应加热烘烤,保持干燥(无水无湿气)。
1.4开始浇注前,应确认将合适的残料箱(放干箱、斗)放置到位,且腾空、无杂物、
无锈迹、干燥。
1.5残料箱(放干箱、斗)内铝液凝固后,应立即转运清空,以备急用。
1.6检查确认除气装置、过滤装置、流槽等每个装置的铝液放流口(槽、眼)的塞头
(塞棒)和备用塞头(塞棒)完好。
1.7检查铸造现场配备的干砂和铁铲(至少3把),保持干燥和方便取拿。
1.8应定期检查流槽内衬和涂料涂层,确认无明显较大裂纹、磨损等情况,流槽内衬
不应有裸露的钢板。
1.9在使用前,应对流槽进行加热烘烤,保持干燥(无水无湿气)。
2供流流槽作业
2.1应清理供流流槽内残留金属和浮渣,并检查确认流槽内衬耐材完好,无破损、无
裸露的钢板,钢壳连接无变形。
2.2在清除供流流槽中剩余的金属时,应先检查确定无液态金属或浮渣。
2.3供流流槽内衬存在凹坑时,应使用耐火泥修补平,并喷涂料(如氮化硼等)。
2.4应检查确认流槽接头连接紧密,落差正确。
2.5放流作业前,检查流槽断开装置、供流流槽与模盘(分配流槽)入口连接处,应
用硅酸铝棉和修补料封堵,在连接处下方应放置残料箱(放干箱、斗),并烘烤干燥。
2.6供流流槽内衬喷或涂涂料时,应注意喷涂的均匀性,使用前应进行预热烘烤,保
持干燥。
2.7应对液位监测装置(液位传感器)进行维护、防护,使用激光液位传感器时,应
开通压缩空气吹扫激光探头进行冷却和防尘,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8铸造供流过程中,应观察液位变化情况,防止铝液从供流流槽中泄漏和溢出。
2.9铸造供流过程中,供流流槽最高液位不应高于流槽上缘最低点25mm,且最高液
位持续时间不应超过15s,低液位持续时间不应超过5s,应预先连续报警,达到设定
的持续时间后再联锁。
3在线除气作业
3.1启动在线除气装置时,应先打开排气阀,再缓慢供气。
3.2应定期对在线熔体处理使用的氩气、氮气管路、接头进行检查、检漏,防止氩气、
氮气泄漏进入铸井、倾动炉炉坑等低洼地带。
3.3在线熔体处理使用的介质气体中混有氯气时,应定期对氯气瓶、阀门、管路检查、
检漏。
3.4除气箱(室)流眼放干处应备有预热烘烤干燥的放干箱。
3.5除气装置运转中,需更换转子或加热元件时应停电,作业人员应穿戴隔热防护用
品。
3.6在线测氢人员应在佩戴好面罩和手套后,待吹洗压力满足使用要求时进行测氢仪
吹洗。
3.6使用通气管或旋转喷嘴以及其他系统在炉内处理金属时,应检查确认浸入铝液中
的通气管、喷嘴或其他部件完好。
3.7除气(助熔处理)作业时,应先将浸入铝液的通气管、部件预热干燥。
3.8旋转喷嘴在浸入熔融金属之前,应预热干燥,且每次使用之间保持旋转喷嘴处于
加热状态。
3.9通气管或旋转喷嘴进入炉内作业前,应先通气,再进入铝液。
3.10旋转喷嘴的速度不应高于其设计的推荐速度。
3.11除气箱(室)所有密封和连接装置应完好,重新填充金属时不应泄漏。
3.12与在线除气装置一起使用的扒(打)渣工具,应在浸入铝液之前进行预热干燥。
3.13使用空心部件的扒(打)渣工具,应进行封堵处理,防止铝液进入空心部件。
4在线过滤作业
4.1采用电加热的过滤器,在更换加热元件、陶瓷过滤板(或过滤管、氧化铝球、其
他过滤介质)、检修、扒(打)渣、放干作业时,应停电后方能作业。
4.2采用燃气加热过滤器,熄火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并用压缩空气吹散周围的残余
燃气后,方可重新点火。
4.3过滤作业前,应确认过滤器入口、出口连接缝塞严,放干流眼堵严。
4.4过滤器流眼放干处,应备有预热烘烤干燥的放干箱。
4.5填充层介质过滤器的加热系统或温度控制系统,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防止金
属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出现如泄漏、凝固(死)、溢(冒)槽等情况。
4.5在重新填充介质过滤器时,应采取减少人员在金属飞溅和辐射能量中暴露的预防
措施。
4.6每次断开流槽与过滤器箱体的重新连接时,应确保连接装置正确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