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检查井施工方案26490.docx
文件大小:42.3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6.27千字
文档摘要

?一、工程概述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检查井类型及数量:本工程包含多种类型检查井,如砖砌圆形检查井、钢筋混凝土矩形检查井等,共计[X]座。

二、编制依据

1.设计图纸:[设计单位名称]出具的相关检查井设计图纸。

2.施工规范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等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进行图纸会审,明确设计要求和施工难点。

-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2.材料准备

-砖: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标准砖,砖的强度等级应满足设计规定,进场时应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水泥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及质量检验报告,进场后按规定进行复试。

-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超过规定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其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石子: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粒径的石子,其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进场后进行检验。

-钢筋:钢筋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其他材料:如井盖、踏步等,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要求,进场时进行检查验收。

3.场地准备

-施工场地应具备三通一平条件,即通路、通水、通电,场地平整。清除场地内障碍物,为施工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控制点,进行测量放线,确定检查井的位置,并设置明显的控制桩和水准点,做好保护措施。

4.机械设备准备

-配备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器、电焊机、起重机等施工机械设备,并确保设备性能良好,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对机械设备进行调试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准备好相应的易损零部件。

四、施工工艺

1.砖砌圆形检查井施工工艺

-基础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如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应采取换填、夯实等加固措施。

-浇筑混凝土基础,基础尺寸和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在基础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基础的平整度和标高,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墙体砌筑

-砌筑前,将砖浇水湿润,使其含水率达到适宜程度(一般为10%-15%),便于砌筑和保证砂浆粘结力。

-采用三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砌筑方法,保证灰缝饱满、均匀。灰缝厚度宜为8-12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竖向灰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砌筑时,应控制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每砌筑3-5皮砖进行一次垂直度检查,通过调整灰缝厚度进行纠偏。墙体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检查井的踏步,踏步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上下踏步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在墙体上预留支管接口,预留洞口尺寸应准确,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在洞口周围用砖砌筑加固,确保洞口处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收口施工

-当检查井砌筑至一定高度后,进行收口施工。收口方式一般采用砖砌收口,每3-5皮砖收进一次,每次收进的尺寸不宜大于50mm。

-收口过程中,要保证墙体的垂直度和圆度,避免出现错台、偏心等质量问题。收口处的灰缝应饱满、均匀,与墙体整体质量一致。

-抹面施工

-检查井墙体砌筑完成并验收合格后,进行抹面施工。抹面前,应将墙体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

-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抹面,抹面厚度和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先抹底层灰,厚度约为10-15mm,待底层灰初凝后,再抹面层灰,厚度约为5-10mm。抹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空鼓等缺陷。

-在抹面过程中,要注意阴阳角处的处理,阴阳角应抹成圆角,以保证排水顺畅和美观。

-井盖安装

-待抹面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井盖安装。安装前,检查井盖的型号、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