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太极拳
2.课程类型:体育技能课程
3.授课对象:[具体年级和专业]
4.学分/学时:[X]学分,[16/24]学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5.课程目标:通过太极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
1.太极拳基本理论知识(2学时)
-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介绍太极拳的起源,如武当张三丰创立说、陈家沟陈王廷创立说等。
-阐述太极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包括流派的形成与演变。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讲解太极拳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分析太极拳体现的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如中庸之道、顺应自然、慈悲为怀等。
-太极拳的健身原理
-介绍太极拳对身体生理机能的影响,如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关节灵活性、提高肌肉力量等。
-讲解太极拳对心理状态的调节作用,如缓解压力、增强专注力、培养耐心等。
2.太极拳基本姿势与动作(6学时)
-预备姿势
-讲解并示范太极拳预备姿势的身体形态要求,包括头正、颈直、含胸、拔背、松腰、敛臀、沉肩、坠肘等。
-让学生练习预备姿势,体会身体各部位的正确姿态。
-起势
-详细教授起势的动作要领,如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慢慢抬起、屈膝下蹲等。
-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学生反复练习起势动作。
-基本步型
-弓步:讲解弓步的动作规范,前脚屈膝前弓,后脚蹬直,两脚横向距离约为肩宽。
-马步:示范马步的姿势,两脚平行开立,屈膝下蹲,大腿接近水平。
-虚步:教授虚步动作,前脚虚点地面,后脚屈膝半蹲,重心落于后脚。
-仆步:演示仆步的做法,一腿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另一腿伸直平铺地面。
-让学生分别练习各种步型,体会不同步型的重心转移和腿部力量运用。
-基本手型
-掌:讲解掌的形状和动作要求,如五指自然伸展,掌心微含。
-拳:示范拳的握法,四指并拢卷握,拇指压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
-勾:教授勾手的动作,五指捏拢成勾状。
-学生进行手型练习,感受不同手型的变化。
3.太极拳套路学习(8学时)
-简化太极拳24式
-第一组动作: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详细分解每个动作的步骤、方向、力度和呼吸配合。
-第二组动作: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肱。逐一讲解动作要领,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第三组动作:左揽雀尾。从掤、捋、挤、按四个环节进行细致教学,让学生体会每个环节的身体感觉和发力技巧。
-第四组动作:右揽雀尾。重复左揽雀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左右揽雀尾的区别和联系。
-第五组动作:单鞭、云手、单鞭。讲解云手的动作轨迹和身体转动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六组动作: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强调蹬脚动作的发力点和身体平衡控制。
-第七组动作: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示范下势动作的腿部屈伸和身体重心移动,让学生注意安全。
-第八组动作: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臂。讲解穿梭动作的上下肢配合和攻防含义。
-第九组动作: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总结整套动作的收尾要点,使学生完整地掌握简化太极拳24式。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整套动作的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太极拳攻防技法(2学时)
-太极拳的基本攻防原则
-讲解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攻防理念。
-分析太极拳在实战中如何利用身体的灵活性和整体性进行防御和反击。
-简单攻防动作拆解
-掤法:介绍掤法的作用和动作要领,如手臂弧形向上掤架,化解对方的攻击。
-捋法:讲解捋法的运用技巧,通过手臂的缠绕将对方的力量引化。
-挤法:示范挤法的发力方式,向前挤推对方。
-按法:教授按法的动作,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