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误区2025 .docx
文件大小:11.29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2.47千字
文档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误区2025

全世界关节炎患者约3.55亿人。我国关节炎患者超1亿,发病率约13%。关节炎是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请您关爱关节健康,防止疾病致残!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破坏关节迅速、致畸致残率高著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如果行差就错,陷入误区,就会延误治疗,错过阻止疾病进展的机会,降低疾病缓解率、增加关节致残率。

误区一:盲目轻信“根治”偏方

类风湿关节炎给患者带来莫大痛苦,患者无比想要彻底摆脱这个“麻烦”,在面对“根治”两个字时很难忍住诱惑。遗憾的是,目前国际上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根治类风湿,只能通过积极的治疗控制住病情的进展,避免关节畸形和提高生活质量。

实际上,很多偏方可能含有不明成分,如激素、有毒植物。长期使用不仅延误规范治疗时机,导致关节破坏、畸形;长期使用可能损伤肝肾、引发感染,及不良反应(像激素可能引起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

【正确做法】

别轻信任何“祖传秘方”、“纯天然草药”、“特效药”等声称能“彻底治愈”类风湿关节炎的偏方。类风湿关节炎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需长期规范治疗,任何治疗方案都应在风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中药方剂治疗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误区二:自行停药或减药

很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症状缓解后自行停用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托法替布或生物制剂等),症状缓解不等于关节破坏进展得到阻止,病情得到控制。擅自停药容易导致类风湿关节炎复发,反复复发则会加速关节损伤,增加治疗难度。

【正确做法】

类风湿关节炎停药需要一个周密的过程,首先要确保病情得到缓解,不仅是症状缓解,还要得到实验室指标的支持,通过严格的评分系统得出疾病缓解的结论,才能尝试停药。停药需逐步调整,先减后停,而非自行即刻停药。在减停药物的过程中,应定期复查病情进展,如出现反弹则应立即恢复治疗。

误区三:过度依赖止痛药

有一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止痛,拒绝使用抗风湿药,这里面有或多或少的原因。这种治疗方案是错误的,因为非甾体抗炎药仅能缓解疼痛,无法控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免疫异常和关节破坏。而且,如果你用过非甾体抗炎药退烧就知道,它的使用是有很大限制的,长期或过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对胃肠道、肾脏造成损伤,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正确做法】

如果你是出于对抗风湿药不良反应的担心而选择非甾体抗炎药,那我要告诉你,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危害可能更大。关键是,非甾体抗炎药无法阻止关节破坏,因此在类风湿治疗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通常用于关节肿痛显著的患者,与抗风湿药联合使用作为标本兼治。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的剂量和疗程,通常小剂量短期使用。

误区四:忽视早期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破坏关节的速度非常快,很多患者是在起病后的1~2年内就出现关节结构损坏的。如果早期没有及时发现类风湿,把关节肿痛误认为是“风湿”或“劳累”,拖延数月甚至数年才就医。一般认为类风湿关节炎起病后的一年内是治疗的“窗口期”,因延误治疗而错过则会降低疾病缓解的几率和增加关节畸形的风险。

【正确做法】

不明原因出现关节肿痛,尤其是手部小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的对称性肿痛,出现晨僵且时间超过30分钟,应及时就诊风湿免疫科,检查是否为类风湿关节炎。确诊类风湿关节炎应早期使用抗风湿药来改善预后,一线药物为传统合成抗风湿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羟氯喹等)。

误区五:滥用激素

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滥用激素的情况非常普遍。有些患者误入“偏方”的陷阱,不知不觉使用了激素。有些患者则主动使用激素,因为激素在消

肿止痛上常常发挥出“立竿见影”的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小剂量激素对关节破坏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则会加速关节结构的破坏,不幸得是,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激素并不规范。

除了延误治疗、加速关节破坏,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激素还会导致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高血压、糖尿病、感染风险增加等全身不良反应。

【正确做法】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谨慎使用糖皮质激素,一般作为“桥梁”使用,即在传统合成抗风湿药(起效慢)未起效时,与之联用来控制症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小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避免自行购买激素或含激素的“关节注射液”或“止痛贴”使用。

误区六:忽视非药物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只依赖药物,不重视关节保护、康复锻炼或生活方式调整也是不行的。虽然药物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但“一个好汉三个帮”,把非药物治疗做好可促进疾病康复,如果不做好,那自然会“拖后腿”。

【正确做法】

类风湿关节炎的非药物治疗包括合理运动、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要特别重视功能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