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
1.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2.隔离的目的是防止()在医院内的传播,同时防止()感染其他患者。
3.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和()。
4.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中,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操作前()分钟应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5.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或();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6.铺无菌盘时,无菌巾的内面应保持(),避免潮湿和污染。
7.戴无菌手套时,应先核对手套(),然后将手套袋摊开,取出滑石粉包,涂擦双手。
8.穿脱隔离衣时,隔离衣的长短要合适,须全部遮盖工作服,有破洞或潮湿时应()。
9.隔离区域的划分中,清洁区是指未被()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治疗室、配餐室等。
10.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的消毒,包括()、()和()的消毒。
11.紫外线消毒空气时,有效距离不超过()m,照射时间不少于()分钟。
12.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使用时应注意()。
13.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时,温度应控制在()℃,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14.压力蒸汽灭菌法是利用()的原理,使细菌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15.干热灭菌法包括()和()两种。
16.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和()。
17.无菌持物钳(镊)应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大口容器内,液面应浸没钳轴节以上()cm或镊子的()。
18.取用无菌溶液时,先核对瓶签,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溶液有无()、()和()。
19.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小时。
20.隔离病房的空气消毒可采用()或()等方法。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哪种消毒剂不能用于皮肤消毒()
A.碘伏B.乙醇C.戊二醛D.苯扎溴铵
2.无菌包打开后,未用完的无菌物品,按原折痕包扎好,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其有效期为()
A.4小时B.8小时C.12小时D.24小时
3.穿脱隔离衣时要避免污染的部位是()
A.腰带以下B.腰带C.领部D.袖子后面
4.下列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B.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C.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D.患者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5.紫外线杀菌的最佳波长是()
A.254nmB.245nmC.265nmD.275nm
6.压力蒸汽灭菌时,物品包体积不应超过()
A.30cm×30cm×25cmB.30cm×30cm×50cm
C.40cm×30cm×25cmD.40cm×30cm×50cm
7.干热灭菌法灭菌时,温度一般为()
A.160℃,2小时B.170℃,1小时
C.180℃,30分钟D.以上均可
8.环氧乙烷灭菌后的物品,应在通风环境中解析()后使用。
A.6小时B.8小时C.12小时D.24小时
9.无菌持物钳使用后应立即放回()
A.无菌容器内B.浸泡容器内C.干燥容器内D.以上均可
10.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
A.冲洗瓶口B.检查溶液的颜色C.检查溶液的质量D.检查溶液的气味
11.铺无菌盘时,下列哪项操作是错误的()
A.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巾B.无菌巾边缘对齐
C.开口部分及两侧反折D.避免潮湿和污染
12.隔离病房的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消毒可选用()
A.含氯消毒剂B.戊二醛C.乙醇D.碘伏
13.对传染病患者的终末消毒属于()
A.预防性消毒B.随时消毒C.终末消毒D.疫源地消毒
14.下列哪种情况需要穿隔离衣()
A.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时B.接触飞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时
C.接触空气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时D.以上均需要
15.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部门不包括()
A.手术室B.重症监护病房C.普通病房D.供应室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消毒是消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2.隔离衣挂在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
3.无菌物品取出后,如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