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1.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制定本考核评分标准。
2.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等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
3.考核工作遵循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定期对各科室进行检查评估。
二、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组织管理(10分)
1.科室感染管理小组(3分)
-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组成合理,职责明确(1分)。
-感染管理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问题,并有会议记录(2分)。
2.人员培训(4分)
-科室制定年度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1分)。
-医护人员参加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覆盖率达100%,培训记录完整(2分)。
-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率达100%(1分)。
3.制度执行(3分)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2分)。
-对制度执行情况有监督检查记录(1分)。
医院感染监测(25分)
1.病例监测(10分)
-科室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不超过20%(5分)。
-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详细登记,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感染部位、感染日期、诊断日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3分)。
-定期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2分)。
2.环境卫生学监测(10分)
-按照规定的频次和方法对科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4分)。
-监测结果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标准要求(4分)。
-对监测不合格项目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并记录整改情况(2分)。
3.消毒灭菌效果监测(5分)
-对科室使用的消毒灭菌设备、消毒剂等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3分)。
-监测结果合格,有记录(2分)。
消毒隔离(30分)
1.布局流程(5分)
-科室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识清晰(2分)。
-医疗设备、物品摆放有序,便于清洁、消毒和灭菌(2分)。
-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分区安置,特殊感染患者单独安置并有隔离标识(1分)。
2.无菌技术操作(5分)
-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规范(3分)。
-定期对无菌技术操作进行督查,有记录(2分)。
3.消毒隔离措施(10分)
-医疗器械、器具等按照规定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并有记录(3分)。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规范,用后及时毁形、消毒,按规定处理(2分)。
-科室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和防护用品,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正常使用(2分)。
-对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正确处理,有记录(2分)。
-病房每日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有记录(1分)。
4.医疗废物管理(10分)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符合规范要求,有明显标识(3分)。
-医疗废物登记完整,资料保存三年(3分)。
-医疗废物交接记录清晰,双人签字(2分)。
-医疗废物暂存点符合要求,无渗漏、无鼠害、无蚊蝇等(2分)。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15分)
1.制度执行(5分)
-科室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3分)。
-有抗菌药物使用审批制度,并有执行记录(2分)。
2.使用情况(8分)
-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符合医院规定要求(4分)。
-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符合相关规定,有会诊记录(4分)。
3.培训考核(2分)
-科室定期组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培训,有培训记录(1分)。
-医护人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考核合格率达90%以上(1分)。
职业防护(10分)
1.防护措施(5分)
-医务人员根据诊疗工作需要,正确选择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3分)。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应急处置培训,有培训记录(2分)。
2.职业暴露处理(5分)
-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采取局部处理措施,并按规定报告、登记(3分)。
-对职业暴露者进行追踪随访,有记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