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公司设备运维管理,确保设备稳定、高效运行,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设备、办公设备、动力设备等各类设备的运维管理。
3.职责分工
-设备管理部门
-负责制定设备运维管理制度、流程和标准。
-统筹设备运维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组织设备维护保养、维修、技术改造等工作。
-管理设备运维档案和资料。
-使用部门
-负责本部门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
-配合设备管理部门实施设备的保养、维修等工作。
-及时反馈设备运行异常情况。
-维修部门
-按照设备管理部门要求,进行设备的维修工作。
-提供设备维修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参与设备故障分析和预防措施制定。
-采购部门
-负责设备及备品备件的采购。
-确保采购的设备及备品备件符合质量要求和运维管理需要。
二、设备运维计划管理
1.年度运维计划
-设备管理部门应于每年年底前,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使用年限、技术性能等因素,编制下一年度设备运维计划。
-年度运维计划应包括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维修计划、技术改造计划、备品备件采购计划等内容。
-设备管理部门将年度运维计划提交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
2.月度运维计划
-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年度运维计划,结合设备实际运行情况,每月编制月度运维计划。
-月度运维计划应明确设备维护保养、维修工作的具体任务、责任人、时间安排等。
-设备管理部门将月度运维计划下达给使用部门和维修部门,并跟踪计划执行情况。
3.临时运维计划
-当设备出现突发故障或紧急情况时,使用部门应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
-设备管理部门根据故障情况,评估影响程度,编制临时运维计划,并组织维修部门进行抢修。
-临时运维计划执行完毕后,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进行总结分析,纳入相关运维计划管理。
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
1.日常维护保养
-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应制定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包括设备清洁、润滑、紧固、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等,操作人员应做好记录。
2.一级保养
-一级保养以设备操作人员为主,维修人员辅助,每[X]月进行一次。
-一级保养内容包括设备外观清洁、设备内部清洁、检查调整设备各部位配合间隙、紧固设备的各个部位等。
-一级保养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填写一级保养记录,维修人员签字确认。
3.二级保养
-二级保养以维修人员为主,操作人员参加,每[X]年进行一次。
-二级保养内容包括设备解体检查和清洗、修复或更换磨损的零部件、检查和调整设备的精度、电气系统、液压系统、润滑系统等。
-二级保养完成后,维修人员应填写二级保养记录,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存档。
四、设备维修管理
1.维修申请
-使用部门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时,应填写设备维修申请单,详细描述故障现象、发生时间、可能原因等。
-设备维修申请单提交给设备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初步评估后,安排维修工作。
2.维修实施
-维修部门接到维修任务后,应安排维修人员携带必要的工具和备件前往现场进行维修。
-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维修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维修质量。
-对于复杂故障或维修难度较大的设备,维修部门应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会诊,制定维修方案。
3.维修验收
-设备维修完成后,维修人员应清理维修现场,恢复设备正常运行状态,并填写维修记录。
-使用部门对维修后的设备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在维修记录上签字确认。
-设备管理部门对维修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对于维修质量不达标或未按时完成维修任务的,责令维修部门整改。
五、设备故障管理
1.故障报告
-设备发生故障后,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向使用部门负责人报告。
-使用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组织人员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