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一)目的
为加强公司设备管理,规范设备台账的建立、维护和使用,确保设备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及时更新,为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设备、办公设备、运输设备等各类固定资产设备的台账管理。
(三)职责分工
1.设备管理部门
-负责制定和完善设备台账管理制度。
-组织建立和维护公司统一的设备台账体系。
-指导和监督各部门设备台账的建立与更新工作。
-定期对设备台账进行检查和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使用部门
-负责本部门设备台账的建立、更新和维护工作。
-及时将设备的新增、报废、转移、维修等信息反馈给设备管理部门。
-配合设备管理部门做好设备台账的定期盘点工作。
3.财务部门
-负责提供设备采购、折旧等财务信息,协助设备管理部门完善设备台账。
-依据设备台账进行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和核算。
-参与设备报废等资产处置的财务审核工作。
二、设备台账的建立
(一)台账内容
设备台账应详细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技术参数、购置信息、使用状况、维修保养记录等内容,具体如下:
1.设备基本信息
-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设备编号。
-设备类别(生产设备、办公设备、运输设备等)及所属部门。
-设备用途、安装地点。
2.技术参数
-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如生产能力、精度、速度等。
-设备的配套设施及相关技术资料(如设备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等)。
3.购置信息
-购置日期、购置价格、供应商名称。
-设备的购置合同编号及相关采购凭证。
4.使用状况
-启用日期、启用状态(正常、备用、维修等)。
-设备的累计运行时间、使用频率。
5.维修保养记录
-维修日期、维修内容、维修费用、维修人员。
-保养计划及执行情况,包括保养日期、保养项目、保养人员。
(二)编号规则
设备编号应遵循唯一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原则,采用统一的编号方法。编号由设备类别代码、部门代码、顺序号等部分组成,具体示例如下:
-生产设备:SC[部门代码][顺序号],如SC01001,表示生产部门的第1台生产设备。
-办公设备:BG[部门代码][顺序号],如BG02002,表示行政部门的第2台办公设备。
-运输设备:YS[部门代码][顺序号],如YS03003,表示物流部门的第3台运输设备。
(三)建立流程
1.设备采购到货后,采购部门应及时将设备的相关信息(如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购置日期、供应商等)传递给设备管理部门。
2.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信息进行编号,并在设备台账中录入设备的基本信息、技术参数等内容。
3.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使用部门应将设备的启用日期、启用状态等信息反馈给设备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进行更新。
4.对于自制设备,由设备制造部门提供设备相关信息,按照上述流程建立设备台账。
三、设备台账的更新
(一)设备信息变更
1.当设备的基本信息、技术参数、使用部门等发生变更时,使用部门应及时填写《设备信息变更申请表》,详细说明变更内容及原因,并经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提交给设备管理部门。
2.设备管理部门收到变更申请后,对变更内容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在设备台账中进行相应更新,并将变更情况通知相关部门。
(二)设备转移
1.设备在公司内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时,转出部门应填写《设备转移申请表》,注明转移原因、设备编号、名称、规格等信息,经转出部门和转入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提交给设备管理部门。
2.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在设备台账中更改设备所属部门信息,并通知财务部门进行相应的账务调整。
(三)设备维修与保养
1.设备维修后,维修人员应填写《设备维修记录单》,详细记录维修日期、维修内容、维修费用、更换零部件等信息,并由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维修记录单一式两份,一份交设备管理部门更新设备台账,一份留存维修部门。
2.设备保养计划执行后,保养人员应填写《设备保养记录》,记录保养日期、保养项目、保养情况等,设备管理部门据此更新设备台账中的保养记录。
(四)设备报废
1.设备达到报废条件时,使用部门应填写《设备报废申请表》,详细说明设备报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