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生产设备管理控制程序15.docx
文件大小:40.7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5.46千字
文档摘要

?一、目的

本程序旨在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生产设备管理控制体系,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设备的管理与控制,包括生产线上的各类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仪器仪表等。

三、职责

1.设备管理部门

-负责制定和完善设备管理控制程序及相关制度。

-统筹规划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验收等工作。

-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维护保养记录、维修记录等。

-组织实施设备的日常巡检、定期维护保养、故障维修等工作。

-负责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对设备的更新改造进行技术评估和方案制定。

2.使用部门

-负责本部门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配合设备管理部门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等工作。

-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反馈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负责设备操作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

3.采购部门

-根据设备管理部门的采购计划,负责设备的采购工作。

-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确保设备的质量和交货期。

-负责设备采购过程中的商务谈判和付款手续办理。

4.质量部门

-参与新设备的验收工作,对设备的质量进行检验和评估。

-对因设备故障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

-协助设备管理部门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和质量标准。

四、程序内容

设备的规划与采购

1.设备需求分析

-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产品研发需求、工艺改进要求等,结合现有设备的运行状况和产能,定期进行设备需求分析。

-收集各使用部门的设备需求申请,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和评估,确定设备的选型、规格、数量等参数。

2.采购计划制定

-根据设备需求分析结果,设备管理部门制定年度设备采购计划,明确采购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预算等信息。

-采购计划报公司领导审批后,交采购部门组织实施。

3.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采购部门根据设备采购计划,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供应商应具备良好的信誉、生产能力、质量保证体系和售后服务能力。

-采购部门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收集供应商的相关资料,包括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认证、业绩证明等,建立供应商档案。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产品质量、交货期、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对于评估不合格的供应商,及时进行整改或淘汰。

4.采购合同签订

-采购部门与选定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内容应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质量标准、售后服务等条款。

-采购合同签订后,交设备管理部门备案。

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1.安装准备

-设备管理部门在设备到货前,组织相关人员做好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安装场地的清理、基础的施工、水电线路的铺设等。

-准备好安装所需的工具、材料和设备,并对安装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设备安装

-按照设备安装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由专业安装人员进行设备的安装。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装质量。

-设备安装过程中,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应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督,及时解决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设备调试

-设备安装完成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设备调试。调试内容包括设备的空载运行、负载运行、性能测试等,确保设备达到规定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在设备调试过程中,要详细记录调试数据和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调试合格后,填写设备调试报告。

设备的验收

1.验收申请

-设备调试合格后,设备管理部门向质量部门提交设备验收申请,并提供设备的相关资料,包括设备采购合同、安装调试报告、设备说明书、质量检验报告等。

2.验收组织

-质量部门组织设备管理部门、使用部门、采购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验收小组,对设备进行验收。

3.验收内容

-验收小组按照设备采购合同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对设备的外观、数量、规格、型号、性能、质量等进行检查和测试。

-检查设备的随机附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