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意境,准确把握诗歌主旨。
-掌握诗歌中比兴、象征等表现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感悟、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培养积极乐观、勇于面对困难的生活态度。
-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
-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2.教学难点
-领会诗歌中比兴、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哲理,并从中获得启示。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歌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字词含义、诗句翻译及诗歌主旨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歌意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容易,实则困难重重的事情。比如爬山,当我们在山脚下仰望时,觉得登顶似乎并不难,可一旦开始攀登,才发现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其实,人生就如同一场漫长的旅程,我们会不断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就像翻越一座座山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就蕴含着这样深刻的人生哲理。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去探寻诗人所传达的智慧吧!
2.板书课题及作者:《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
1.杨万里,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其诗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被称为诚斋体。
2.这首诗作于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0分钟)
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2.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巡视,纠正个别学生的读音错误。
3.指名朗读
-请几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
-评价要点:字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恰当、语调是否有感情。
4.全班齐读
-全班学生齐读诗歌,要求读得整齐、响亮、有感情。
(四)理解诗句,疏通文意(12分钟)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诗句,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内讨论疑难问题,尝试共同解决。
-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适时给予指导。
3.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提出仍未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探讨。
-教师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诗句:
-莫言:不要说。
-赚得:骗得。
-错喜欢:空欢喜。
-政入:正要进入。
-万山围子里:群山环绕的地方。
-放出:这里是把山路让出来的意思。
-诗句翻译: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4.结合诗意,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描绘的画面。
-示例:诗人告诉我们,不要以为下山就轻松了,那只是一种错觉。当你身处群山环抱之中,翻过一座山,以为解脱了,却发现还有另一座山在等着你。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以为克服了一个困难,就能迎来一帆风顺,可实际上新的困难又会接踵而至。
(五)研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