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电梯使用和运行安全管理制度直梯.docx
文件大小:39.41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4千字
文档摘要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加强电梯的安全管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直梯的使用、运行、维护、保养及安全管理。

3.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电梯维护保养规则》(TSGT5002)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二、电梯安全管理职责

1.管理部门职责

-负责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组织电梯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负责电梯使用登记、注册和变更手续的办理。

-负责组织电梯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负责与电梯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及检验检测机构的沟通协调,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2.使用部门职责

-负责本部门电梯的日常安全管理,指定专人负责电梯的使用和管理。

-督促电梯使用人员遵守电梯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电梯。

-配合管理部门做好电梯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负责电梯突发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置,并及时报告管理部门。

3.电梯使用人员职责

-严格遵守电梯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电梯。

-负责电梯轿厢内的清洁卫生和秩序维护。

-发现电梯运行异常或存在安全隐患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协助救援人员实施电梯应急救援工作。

三、电梯使用管理

1.使用登记

-新安装的电梯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

-电梯使用单位变更时,应当及时办理使用登记变更手续。

-使用登记证书应当置于电梯轿厢内显著位置。

2.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操作规程、日常检查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应急救援制度等,并严格执行。

-定期对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修订和完善制度内容。

3.安全警示标志

-在电梯轿厢内显著位置张贴安全警示标志,如乘梯须知、安全注意事项等,告知乘客安全乘坐电梯的相关事项。

-在电梯机房、轿厢顶部、底坑等位置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4.人员培训

-对电梯使用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其熟悉电梯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方法,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定期组织电梯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5.使用记录

-建立电梯使用记录档案,详细记录电梯的运行情况、维护保养情况、故障处理情况等。

-电梯使用记录应当妥善保管,保存期限不少于[X]年。

四、电梯运行管理

1.运行前检查

-电梯使用人员在开启电梯前,应当对电梯轿厢、层门、门锁、安全装置等进行检查,确保电梯正常运行。

-检查内容包括:轿厢内照明、通风是否良好;层门、门锁是否正常;安全钳、限速器、缓冲器等安全装置是否灵敏可靠;电梯运行是否平稳,有无异常声响等。

2.运行中注意事项

-电梯使用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电梯安全操作规程操作电梯,不得超载、超速运行。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如发现电梯运行异常或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电梯运行时,不得在轿厢内蹦跳、打闹或进行其他危及安全的行为。

3.运行后检查

-电梯使用完毕后,应当将电梯停放在基站,并关闭电梯电源。

-对电梯轿厢、层门、门锁等进行清洁和检查,确保电梯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4.异常情况处理

-当电梯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电梯使用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如按下紧急报警按钮、拨打电梯维修电话等,并告知乘客不要惊慌,等待救援。

-电梯维修人员接到故障报告后,应当及时赶到现场进行维修,尽快排除故障,恢复电梯正常运行。

-在电梯故障未排除前,应当在电梯轿厢门口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乘客误乘。

五、电梯维护保养管理

1.维护保养单位选择

-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电梯维护保养单位,与其签订维护保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按照《电梯维护保养规则》(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