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范本.docx
文件大小:40.5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4.87千字
文档摘要

?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电梯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在用电梯的使用、运营、维护保养、安全检查等相关活动。

3.职责分工

-电梯使用单位

-全面负责电梯的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并落实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明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电梯日常安全管理事务。

-保证电梯的安全使用条件,确保电梯的选型、配置符合相关规定和实际使用要求。

-组织电梯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督促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对电梯的维护保养、安全检查等工作进行监督,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负责制定电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

-具体负责电梯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包括电梯运行状况的巡查、记录,安全装置的检查等。

-督促电梯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电梯操作规程,制止违规操作行为。

-及时处理电梯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对于重大问题及时报告电梯使用单位负责人。

-协助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开展维护保养工作,监督维护保养质量。

-参与电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电梯操作人员

-负责电梯的日常操作运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在电梯运行前,对电梯进行检查,确认电梯正常后方可运行。

-运行过程中密切关注电梯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

-做好电梯运行记录,包括运行时间、层数、故障情况等。

-协助乘客安全乘梯,提醒乘客遵守乘梯规则,制止不安全行为。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

-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合同约定,定期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电梯的安全性能。

-配备专业的维护保养人员,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和记录。

-对电梯维护保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向电梯使用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

-在接到电梯故障通知后,及时响应并进行抢修,尽快恢复电梯正常运行。

-配合电梯使用单位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接受安全监督检查。

二、电梯的选型与配置

1.选型依据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客流量、运载能力等因素,合理选择电梯的类型、规格和数量。电梯的选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满足安全、舒适、高效运行的需要。

2.配置要求

-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应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一般不宜小于预计的最大客流量。

-电梯的运行速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层数以及使用要求合理选择,确保乘客在合理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应配置完善的安全保护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装置、安全光幕等,确保电梯运行安全可靠。

-电梯机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温度控制等条件,满足电梯设备运行和维护保养的要求。

三、电梯的安装与验收

1.安装要求

-电梯的安装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过程应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

-安装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安装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施工过程中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电梯安装过程中,使用单位应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督,及时协调解决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验收程序

-电梯安装完成后,安装单位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向使用单位提交自检报告。

-使用单位应组织电梯制造单位、安装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相关单位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内容包括电梯的安装质量、安全性能、运行状况等方面。

-验收合格后,使用单位应及时办理电梯使用登记手续,取得电梯使用标志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电梯的日常使用管理

1.使用登记

-电梯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向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领取电梯使用标志,并将其置于电梯轿厢显著位置。

-电梯使用登记内容发生变更时,使用单位应及时办理变更手续。

2.操作规程

-电梯使用单位应根据电梯的型号、规格和性能特点,制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