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央国企信创
应用与实践研究报告;
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遇轰炸,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指出“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其中“芯”指芯片、“魂”指操作系统,“缺芯少魂”成为中国信息产业数十年的痛处,也开启了中国信创产业的萌芽期。
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和信息安全等四大领域,是基于改变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现状、建立中国自主完整信息产业链、提升国内信息产业竞争力、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战略考虑,逐渐发展演变出的创新产业。
目前,信创产业已经从“试点实践期”进入到“规模化推广期”的关键阶段,与此同时,随着“数字中国”建设规划的推进,信创产业需求正在全面打开,市场订单成几何级数增长。未来几年将是“大信创”发展的关键时期,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央国企一直是信创产业的主力军,也必然会率先垂范成为推动国内信创进程的先锋力量。
央国企信创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为了更好地了解央国企信创应用现状、行业痛点、发展趋势,为央国企信创建设提供参考,推动央国企信创发展进程,第一新声研究院发布《2023年央国企信创应用与实践研究报告》。
本报告聚焦央国企信创应用实践,综合分析央国企信创建设必要性、发展阶段及发展程度、央国企信创建设核心环节与市场竞争格局,围绕信创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四个环节,分析央国企信创发展痛点、央国企信创采购因素、各环节产品应用成熟度曲线及竞争力象限,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央国企信创路径、能力模型、应用及优秀服务商,以期达到以下目的:
研究梳理央国企信创实践发展阶段、现状和应用实践;
深入调研央国企信创厂商,挖掘行业中产品成熟、口碑良好、具有标杆案例效应的优秀服务商和标杆案例。;
央国企信创建设研究背景
央国企信创范围:46万家国企、131家央企
四大驱动因素:产业发展、经济建设、国家安全、自主创新
政策全方位支持,??动央国企信创发展
不同梯队挑战不同,不同领域应用程度不一
基础设施是央国企预算占比最高的领域
2023年信创产业市场规模预计为18710.59亿元
产业格局:“三大四小集团”系统布局,“细分领域玩家”百花齐放
央国企信创建设痛点分析
基础设施四大核心领域痛点分析
基础软件三大核心领域痛点分析
应用软件核心领域痛点分析
信息安全重点领域痛点分析
央国企信创产业链采购因素及厂商竞争力分析
基础设施:甲方采购因素、产品应用成熟度曲线、信创云产品竞争力象限
基础软件:甲方采购因素、产品应用成熟度曲线、数据库产品竞争力象限
应用软件:甲方采购因素、产品应用成熟度曲线、协同办公产品竞争力象限
信息安全:甲方采购因素、产品应用成熟度曲线、网络安全产品竞争力象限;
央国企信创建设研究背景;
央国企信创范围:46万家国企、131家央企
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数据,2022年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825967.4亿元,占全国GDP的68%。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央国企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国企指国资委或地方国资委代表国家出资、控股或实际控制的企业。其中,央企是比较特殊的大型国企,主要由国务院国资委和银保监会等部门直接管辖。目前,中国共有
国企46万家、央企131家。在131家央企中,26家是由财政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金融类企业,98家为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实业类企业。;
四大驱动因素:产业发展、经济建设、国家安全、自主创新
驱动央国企信创发展的核心因素有四方面。第一,产业发展:中兴/华为被美国制裁等事件发生,一些关键环节产品“美国不让卖”,让中国再次意识到由于产业链的不完整,
导致关键环节被“卡脖子”的产业风险,在国际上的产业竞争优势不足、甚至出现直接掐断优势的现象;第二,经济建设:目前“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
位,未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大势所趋。只有推动和发展信创产业,才能真正摆脱海外厂商在“数字经济”底层软硬件关键领域的制约,从内到外实现“数字中国”自主建设与独立发展;第三,国家安全:伊朗核电站遭受病毒攻击、“棱镜门”、华为被制裁、“实体清单”等事件的出现,提醒我们在一些关键环节的产品上要做好“企业不要买”的准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和创新发展,不仅事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发展,更是事关国家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的国之大事;第四,自主创新:我国信创建设具有场景更复杂、用户量更大的特点,信创产品需结合中国国情及具体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