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非彗星小天体的
命名规则与指导方针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工作组
简体中文:
这是将英文文件翻译为简体中文的版本。若简体中文版本在内容
或含义上与原英文版本不同,则以英文版本为准。
由赵经远翻译
English:
Thisisatranslateddocument.Ifitdiffersincontentormeaning
fromthesourceEnglishdocument,itistheEnglishversionthattakes
precedence.
第1.0版(2021年12月20日)
太阳系非彗星小天体的命名
目录
序言5
规则与指导方针6
1:命名权6
2:命名6
3:引文7
4:特殊天体的命名规则8
5:提名的多样性9
6:历史因素9
命名卫星9
命名矮行星及其卫星9
批准提名9
联系WGSBN10
版本信息10
版本历史10
太阳系非彗星小天体的命名
4
太阳系非彗星小天体的命名
序言
根据国际协定,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负责批准太阳系小天体(SSSBs)的命名。国
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工作组(WGSBN)是执行这项任务的机构。
若小天体的轨道足够精确,并且小行星中心已为其分配永久编号,发现者就可以为其命
名。小天体可通过发现时分配的临时编号和后来分配的MPC永久编号唯一识别。为一个新编号
的小天体命名并不是识别的必要条件。然而,传统上,许多小天体会以神话人物、行星科学家、
天文学家,以及其他领域有成就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命名。对艺术、体育、医学和
其他领域有贡献的人也会得到认可。发现者也可以使用对于个人而言有意义的名字来命名小天
体。
太阳系非彗星小天体(包括被称为小行星、微型行星、小行星-彗星混合体的天体,以及
它们的卫星)的命名受以下规则与指导方针的约束。先前的指导方针缺乏明确性,使提名人不
确定提名是否合适,并可能使工作组委员对某一名称或引文的适用性有不同理解。本文件的目
的是使命名规则与指导方针对于工作组委员和提名人更具明确性。若发现本文件存在不足之处,
将在必要时予以更新。由工作组委员(或基于发现者的反馈)提出更新,并需多数委员投票通
过。
虽然IAU的主要目的是为类似行星的天体命名,以进行识别,但发现者的个人观点是,
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纪念,必须承认和理解这种观点差异。IAU的编号政策要求每个天体有两个
标识符。对于大多数获得永久编号的天体,有一个永久编号和一个主临时编号,所以名称是第
三个标识符。但对于1892年之前发现的少量天体来说,没有主临时编号,所以名称是第二个标
识符。
违反这些规则与指导方针的已有名称将不会更改。它们被授予特权。今后的文件将说明
删除名称和/或引文的程序。
在本文件中,“提名发现者”或“提名个人”是指被列为已编号小行星的(共同)发现
者个人,“巡天项目”或“团队成员”是指其他形式的发现者。
5
太阳系非彗星小天体的命名
规则与指导方针
以下规则与指导方针于2021年12月20日通过。
1:命名权
?在天体获得永久编号起十年内,经小行星中心认可的发现者(无论是提名个人,还是巡
天项目)都有权提出命名。
?当天体获得永久编号十年后,WGSBN可为未命名的天体指定名称。然而,对于有特殊
意义的天体,出于礼貌,仍鼓励工作组与发现者协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