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考研政治真题深度解析与高分策略指南.doc
文件大小:50.5 KB
总页数:30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1.4万字
文档摘要

一、单项选择題116小題每題1分共16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种选项是符合題目规定的。請在答題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恩格斯說“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不过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不过它连被人当做多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一样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愈加完善之外还由于

A人不仅有感觉尚有思维B人不仅有理性尚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知觉尚有想象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尚有心理活动

1.【答案】A

2.有这样一道数学題“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种非常不錯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持续不停的工作中假如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JcbS6LA3On

A肯定中包括否认

B量变引起事变

C必然性通过偶尔性开辟道路

D也許和現实是互相转化的

2.【答案】A

3、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对应的工资。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A.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

B.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所发明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D.工人所有劳动的酬劳

3.【答案】B

4、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們是99%”的口号向极富阶级表达不满。漫画所显示的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

A劳资冲突的集中体現JcbS6LA3On

B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C资本积累的必然成果

D虚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

4.【答案】C

5、毛泽东曾在不一样场所多次談到调查研究由两种措施一种是走馬看花一种是下馬看花。走馬看花不深入还必须用第二种措施就是下馬看花过细看花分析一朵花。毛泽东强调“下馬看花”的实际意义在于JcbS6LA3On

A处理实际问題必须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

B运用多种综合措施分析调查研究的材料

C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适合中国革命的详细实际

D只有全面深入理解中国的实际才能找出规律

5.【答案】D

6、改革开放以来我們党对公有制认识上的一种重大突破就是明确了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現形式是两个不一样层次的问題。公有制的实現形式是指资产或资本的JcbS6LA3On

A、占有形式B分派形式C所有权归属D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6.【答案】D

7、进行的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3月选举法修改后初次实行城镇按相似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JcbS6LA3On

A更好地体現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

B有助于党在国家政权中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C集中反应了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线途径

D表明我国人大代表的产生与西方议会议员的产生有主线区别

7.【答案】B

8、邓小平指出“处理民族问題中国采用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們认為这个制度比很好适合中国的状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根据是JcbS6LA3On

A各民族聚居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長期存在和发展

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

D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同对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8.【答案】B

9.19世纪40年代后来资本帝国主义势力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妄图瓜分中国、灭亡中国不过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可以实現他們的这一图谋其主线原因是JcbS6LA3On

A.中西文化存在臣犬差异

B.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

9.【答案】D

10、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之处“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可以有机连接的原因是JcbS6LA3On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俄国十月革命為中国提供了经验

C.民主革命中包括了社会主义原因

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10.【答案】A

11、道德修养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人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古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下列名言中与这段话在含义上近似的是JcbS6LA3On

A.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B.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恶小而為之

C.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D.有能一曰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局限性者

11.【答案】B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