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管理会计白玉芳第三章本量利分析思考题与练习题参考答案.docx
文件大小:40.52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6.32千字
文档摘要

?##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本量利分析?它有哪些基本假设?

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是什么?如何进行变形?

3.什么是边际贡献?它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4.盈亏临界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有哪些?

5.多品种产品盈亏临界点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6.安全边际的概念及其意义是什么?

7.如何计算保本作业率和安全边际率?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8.什么是敏感分析?本量利分析中的敏感分析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9.各因素对利润的敏感程度如何衡量?

二、参考答案

1.本量利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对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的分析。其基本假设包括:

-成本性态分析假设:假设成本已被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且变动成本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固定成本总额保持不变。

-相关范围假设:假设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上述成本性态分析假设成立。

-产销平衡假设:假设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保持平衡,即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品种结构不变假设:假设企业生产或销售多种产品时,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保持不变。

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为: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变形公式如下:

-利润=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利润=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固定成本+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单价=(固定成本+利润)÷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固定成本+利润)÷销售量

-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利润

3.边际贡献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它有两种表现形式: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

4.盈亏临界点又称保本点,是指企业处于不盈不亏、利润为零的状态。盈亏临界点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公式法: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图解法:通过绘制本量利关系图来确定盈亏临界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横轴表示销售量,纵轴表示成本和销售收入,分别画出固定成本线、变动成本线和销售收入线,它们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

5.多品种产品盈亏临界点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加权平均法:首先计算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然后以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为权数,计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最后根据固定成本总额和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计算综合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再根据各产品的销售比重分配计算各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和销售额。

-联合单位法:将多种产品按一定比例组合成一个联合单位,计算联合单位的边际贡献和联合单价,然后根据固定成本总额和联合单位边际贡献计算联合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再根据各产品的比例计算各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和销售额。

-分算法:将固定成本总额按照一定标准分配给各种产品,然后分别计算各产品的盈亏临界点。分配标准可以是产品的销售量、销售额、边际贡献等。

6.安全边际是指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额)的差额。其意义在于:安全边际越大,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越小,经营越安全;安全边际越小,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越大,经营风险越高。

7.保本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100%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100%=安全边际额÷正常销售额×100%

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的关系为: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保本作业率表明企业保本的业务量占正常业务量的比重,安全边际率表明企业的安全程度,两者之和为1,反映了企业经营的安全性和风险性。

8.敏感分析是指研究与分析一个系统因周围条件发生变化而引起其状态或输出结果变化的敏感程度的方法。本量利分析中的敏感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有关因素发生多大变化会使企业由盈利变为亏损,即计算盈亏临界点。

-有关因素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即计算敏感系数。

9.各因素对利润的敏感程度通常用敏感系数来衡量。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因素变动百分比。敏感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明该因素对利润的影响越敏感;敏感系数的绝对值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