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管理会计典型计算题.docx
文件大小:39.81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6.2千字
文档摘要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管理会计中的典型计算题展开,涵盖了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以及全面预算等多个方面的计算案例。通过详细的解题步骤和思路解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管理会计的核心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的企业管理问题,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一、成本性态分析

(一)案例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2020年1-6月份的产量和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月份|产量(件)|总成本(元)|

|:--:|:--:|:--:|

|1|100|8000|

|2|120|8600|

|3|150|9500|

|4|180|10200|

|5|200|10800|

|6|250|12000|

要求:采用高低点法对该企业的成本进行性态分析。

(二)解题步骤

1.确定高低点

-高点:产量250件,总成本12000元。

-低点:产量100件,总成本8000元。

2.计算变动成本率

-单位变动成本\(b=\frac{高点总成本-低点总成本}{高点产量-低点产量}\)

-\(b=\frac{12000-8000}{250-100}=\frac{4000}{150}=26.67\)(元/件)

3.计算固定成本

-将高点数据代入总成本公式\(y=a+bx\),可得:

-\(12000=a+26.67×250\)

-\(12000=a+6667.5\)

-\(a=12000-6667.5=5332.5\)(元)

4.成本性态模型

-总成本模型为\(y=5332.5+26.67x\),其中\(y\)为总成本,\(x\)为产量。5332.5元为固定成本,26.67元/件为单位变动成本。

(三)思路解析

高低点法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业务量及其相应成本来推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通过找出产量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以及对应的总成本,利用公式计算出单位变动成本,再进一步求出固定成本,从而建立成本性态模型。该模型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企业进行成本预测、决策等提供基础数据。

二、本量利分析

(一)案例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为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固定成本为40000元,预计计划期内生产销售产品10000件。要求:

1.计算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

2.计算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额和安全边际率,并评价该企业的经营安全程度。

(二)解题步骤

1.计算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

-保本销售量\(x_0=\frac{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x_0=\frac{40000}{20-12}=\frac{40000}{8}=5000\)(件)

-保本销售额\(y_0=单价×保本销售量=20×5000=100000\)(元)

2.计算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额和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保本销售量=10000-5000=5000\)(件)

-安全边际额\(=单价×安全边际量=20×5000=100000\)(元)

-安全边际率\(=\frac{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100\%=\frac{5000}{10000}×100\%=50\%\)

3.评价经营安全程度

-一般认为,安全边际率在40%以上时,企业经营很安全;安全边际率在30%-40%之间时,企业经营较安全;安全边际率在20%-30%之间时,企业经营不太安全;安全边际率在10%-20%之间时,企业经营危险;安全边际率在10%以下时,企业经营很危险。

-该企业安全边际率为50%,所以企业经营很安全。

(三)思路解析

本量利分析主要研究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本点的计算是本量利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固定成本、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来确定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安全边际则反映了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通过计算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额和安全边际率,与一般标准进行对比,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在现有销售水平下的安全状况,为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