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粉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
文件大小:41.98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6.52千字
文档摘要

?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粉尘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粉尘危害,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所有涉及粉尘作业的场所、岗位和人员。

3.职责分工

-安全管理部门

-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粉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定期组织粉尘作业场所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协调相关部门开展粉尘危害治理工作,组织员工进行粉尘危害防治知识培训。

-生产部门

-负责组织实施粉尘作业场所的日常生产活动,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

-配合安全管理部门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工作,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设备管理部门

-负责粉尘作业设备的选型、采购、安装、调试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防护装置的有效性。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防止粉尘泄漏。

-人力资源部门

-负责将粉尘作业安全培训纳入员工培训计划,组织员工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

-按照规定为从事粉尘作业的员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员工

-遵守粉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积极参加粉尘危害防治知识培训,掌握粉尘危害防治技能,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二、粉尘作业场所的管理

1.选址与布局

-粉尘作业场所应选择在通风良好、地势开阔、远离居民区和其他敏感区域的地方。

-车间布局应合理,按照工艺流程进行布置,减少粉尘的交叉污染。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应与其他作业场所分开设置,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对产尘设备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设置单独的操作间或防护装置,防止粉尘扩散到其他区域。

2.通风与除尘

-粉尘作业场所应设置有效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及时排除粉尘。通风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根据粉尘的性质、浓度和产生量,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如通风机、除尘器等。通风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产生高浓度粉尘的作业点,应设置局部通风除尘装置,将粉尘直接捕集并排出室外。局部通风除尘装置应与生产设备同步运行,确保粉尘得到有效控制。

-定期对通风系统和除尘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清除积尘,防止堵塞,确保通风和除尘效果。

3.地面与墙壁

-粉尘作业场所的地面应平整、光滑,易于清扫,无裂缝和孔洞。地面应采用不产生静电、不吸附粉尘的材料铺设。

-墙壁应光滑、无裂缝,易于清洁。墙壁应采用不吸附粉尘的材料进行装修,高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防止粉尘在墙壁上积聚。

-在地面和墙壁的交界处应设置踢脚板,踢脚板的高度应不低于150mm,以防止粉尘在地面和墙壁之间的缝隙中积聚。

4.照明与电气

-粉尘作业场所应提供充足的照明,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作业环境和设备运行情况。照明灯具应采用防爆型或防尘型,防止产生电火花引起粉尘爆炸。

-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电线电缆应穿管敷设,防止粉尘进入电气设备内部。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在粉尘作业场所应设置明显的电气安全警示标志,严禁非电工人员擅自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维修和拆除工作。

5.防火与防爆

-粉尘作业场所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设置防火、防爆设施,如消防器材、防爆门、防爆窗等。防火、防爆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对可能产生可燃粉尘的作业场所,应采取有效的防静电措施,如接地、安装静电消除器等。

-严禁在粉尘作业场所吸烟和使用明火,如需进行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并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

-定期对粉尘作业场所进行防火、防爆检查,及时消除火灾和爆炸隐患。

三、粉尘作业设备的管理

1.设备选型与采购

-根据粉尘作业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先进、可靠、高效的粉尘作业设备。设备的选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确保设备能够有效控制粉尘危害。

-在采购粉尘作业设备时,应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资质的供应商,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售后服务。设备到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