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首都医科大学相关建设项目
2.工程地点:[具体地点]
3.屋面设备基础概况:屋面需设置多种设备基础,包括但不限于空调机组基础、水箱基础等。设备基础尺寸、重量各异,对基础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及防水性能要求较高。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
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
三、施工部署
1.施工目标
-质量目标:确保设备基础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一次验收合格。
-进度目标:按照总进度计划,按时完成屋面设备基础施工任务。
-安全目标: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确保施工安全。
-环保目标: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做到文明施工。
2.施工顺序
-屋面基层清理→测量放线→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养护→防水层施工。
3.施工人员安排
-钢筋工:负责钢筋的加工、绑扎。
-模板工:进行模板的制作、安装。
-混凝土工:完成混凝土的浇筑、振捣。
-防水工:进行防水层施工。
-普工:配合各工种施工,清理现场等。
4.施工机械及材料准备
-施工机械:钢筋加工机械、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振捣器、电焊机等。
-材料:钢筋、水泥、砂石、模板、止水带、防水涂料等,材料均需符合质量要求,并按规定进行检验和试验。
四、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1.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测放出设备基础的位置、尺寸,并设置明显的控制桩和水准点。
-对测量成果进行反复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2.钢筋工程
-钢筋加工
-钢筋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根据设计要求的钢筋规格、形状、尺寸,采用钢筋加工机械进行加工,确保钢筋的弯钩、弯折等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绑扎
-按照测量放线确定的位置,先铺设基础底部钢筋,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绑扎牢固。
-对于有双层钢筋的基础,应设置马凳筋以保证上层钢筋的位置准确,马凳筋的规格、间距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钢筋的接头位置、数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时,接头应按要求进行抽样检验。
3.模板工程
-模板选型:根据设备基础的尺寸、形状,选用合适的模板材料,如木模板或钢模板。
-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应牢固、平整,拼缝严密,防止漏浆。
-模板的支撑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撑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有防水要求的设备基础,模板的穿墙螺栓应设置止水片,防止地下水渗漏。
4.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等要求,由专业试验室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性能满足施工需要。
-混凝土原材料控制
-水泥应选用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厂家产品,并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砂石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得使用含泥量超标的砂石。
-外加剂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合理选用,并严格控制用量。
-混凝土搅拌与运输
-采用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应符合规定,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离析、泌水,可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或混凝土搅拌车运输。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等是否符合要求,并清理模板内的杂物。
-对于较大体积的设备基础,应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浇筑厚度应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振捣方式等确定,一般不宜超过500mm。
-采用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应快插慢拔,振捣密实,不得漏振、过振,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检查模板、钢筋的情况,如有变形、移位等及时处理。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浇水等养护方式,养护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不少于7天。
-对于有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