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030.10
CCS
Z06
NMSP
内蒙古标准促进会团体标准
T/NMSP6—2024
粉煤灰堆场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cologicalrestorationofflyashdump
2024-10-15发布 2024-10-15实施
内蒙古标准发展促进会 发布
T/NMSP6—2024
T/NMSP6—2024
T/NMSP6—2024
T/NMSP6—2024
I
I
II
II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堆场生态修复原则及工作内容 2
修复原则 2
工作内容 2
堆场调查评估 2
堆场调查 2
堆场评估 2
堆场生态修复技术要求 3
堆场整形及边坡治理 3
防洪与疏排水 3
覆土 3
辅助工程 4
植被修复 4
施工与验收 4
施工 4
验收 4
后期管理与维护 4
设置标志 4
建立档案 4
跟踪监测 4
附录A(资料性) 粉煤灰堆场生态修复工作内容 6
附录B(资料性) 堆场调查内容 7
资料收集 7
现场踏勘 7
工程勘查 7
分析监测 7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标准促进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唐山霖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勇、孙俊民、李运改、杜晓丹、王明荃、贾向春、李永超、高洁、涂伟伟、戴义勇、云娜娜、冯计周、李奥博、王博宇、张长安、王茂月、侯亚丽、佘磊、王沛祎、刘子义、张桂川、高磊磊、严春霞、王娜、苗瑞平、郭迎宾、勾德智、张佶、贺永利、王玉斌、孙荣业、刘磊。
T/NMSP6—2024
T/NMSP6—2024
T/NMSP6—2024
T/NMSP6—2024
PAGE
PAGE1
PAGE
PAGE2
粉煤灰堆场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粉煤灰堆场生态修复的原则和工作内容、调查评估、生态修复工程、施工与验收、后期管理与维护。
本文件适用于粉煤灰堆场的生态修复。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5562.2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20426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32864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GB
36600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38360
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
GB/T50326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
5033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433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
GB
51018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GB
51214
煤炭工业露天矿边坡工程监测规范
HJ25.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HJ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557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TD/T1036 土壤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粉煤灰堆场 flyashdump
集中堆存粉煤灰的场地,简称堆场。
生态修复 ecologicalrestoration
对粉煤灰堆放导致受损的生态系统,采取人为的技术措施,修复为符合生态规律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可持续生态系统的过程。
堆场生态修复原则及工作内容
修复原则
堆场生态修复应本着安全优先、环保并重、因地制宜、生态协调的原则。
堆场的修复应防控水土流失,避免二次污染。
工作内容
堆场生态修复工作应包括调查评估、生态修复、验收、后期管理及维护,参见附录A。
堆场调查评估
堆场调查
一般规定
实施前生态修复的堆场均应开展调查。包括但不限于确定堆场的范围、特征、堆存状态、已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为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调查范围
以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