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7.040.30
CCSN53
团 体 标 准
T/QGCML4749—2024
激光测厚系统设计规范
Laserthicknessmeasurementsystemdesignspecifications
2024—10—08发布 2024—10—23实施
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发布
T/QGCML4749
T/QGCML4749—2024
PAGE\*ROMAN
PAGE\*ROMANII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系统构成 1
设计原则 1
设计要求 2
设计内容 2
系统功能 3
安全要求 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钛玛科(北京)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钛玛科(北京)工业科技有限公司、钛玛科(江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深点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伟伯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捷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贝瑞装备有限公司、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牧、李维能、曹精忠、李建福、王宇、焦军峰、周树清、雷晶晶、王海权。
T/QGCML4749
T/QGCML4749—2024
PAGE
PAGE1
激光测厚系统设计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激光测厚系统设计规范的系统构成、设计原则、设计要求、设计内容、系统功能、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测量范围为0.01mm~4.00mm的激光测厚系统的设计。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4793.1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7247.1 激光产品的安全 第1部分:设备分类、要求
GB/T10320 激光设备和设施的电气安全
GB/T17626.2—201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201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系统构成
激光测厚系统应由检测单元、采集单元、装置平台、控制单元、分析处理单元、输出单元、追溯单元、接口单元几部分组成,具体包括:
检测单元根据三角反射或平面激光等原理,测得待测物体的表面位置数据;
采集单元的功能是采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等数据;
装置平台是提供检测单元等部件的定位和运动支持部件;
控制单元的功能是控制检测单元的空间位置,使检测单元移动或定位,扫描待检部位;
分析处理单元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滤波,将离散点坐标转换到统一的坐标系中,形成被测物体的外轮廓,根据工艺指标及智能化分析,从轮廓数据中得到实测数据;
输出单元主要有显示、记录、动作三个功能:
——显示:显示测得数据及图形;
——记录:将测得数据存储到长期存储器中;
——动作:根据工艺指标,判定测量结果、闭环控制等。
追溯单元的功能是根据指定条件,追溯历史数据;
接口单元的功能是提供与外部系统交互数据的接口。
设计原则
机械装置设计原则
系统结构形式、运行应稳定,测量精度范围应可控,功能空间应满足检测要求。
系统应选择温度膨胀系数低且强度高的材质制造。
系统装配精度应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电气设计原则
电路系统应稳定可靠,设计时应考虑冗余,做到宽输入稳输出。
高频电路和低频电路应分离,信号电路和其他线路应分离,输入线路有隔离、滤波措施,传输线路有屏蔽措施。
检测单元的检测性能、处理单元的处理能力及动作单元的响应速度,均应符合使用要求且有10%以上的冗余。
其他原则
动作、电气元件应设计防护措施,防止对人身和设备造成损伤。
激光等级大于等于Class3时,应设计防直视装置或佩戴护目装置。
系统应操作方便,逻辑清晰简单。
设计要求
系统的技术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技术参数
项目
参数
测量宽度
0mm~1100mm
测量范围
0.01mm~4.00mm
扫描速度
0m/min~8m/min可调
重复测量精度
0.2μm
扫描精度
±1.2μm
设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