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1施工组织机构
为适应本工程交叉作业多、交通疏解难度大、软基分布广、项目工期紧等特点,采用符合我公司实际的“项目法”进行本项目施工组织管理,实行“两层分离”式管理体制,实现项目管理的规范化运作。项目经理部设置管理职能部门八部一室。
图1-1施工组织机构图
2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⑴满足《贵州省龙里县水场工业园区道路B段投资建设项目(招商)招标文件》中对承包人驻地建设相关条款的要求。
⑵满足安全、实用、环保、低碳的要求,以工作方便为原则,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通电、通水、通讯条件。
⑶用地合法,周围无塌方、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隐患,无高频、高压电源及其他污染源。
⑷节约用地,方便施工组织、体现文明环保施工及现代化施工。
3施工场地选择
通过对本段现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进场道路和水电供应的了解,施工场地选址在终点附近沟渠旁,施工场地内的施工营地及生产区场地根据相关要求和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布置,科学及规范化管理,场地内部根据需要和要求硬化。施工场地情况见下表:
表3-1施工场地情况概况表
项目
概况
场地位置
终点附近沟渠旁
场地面积
1300
进场道路
与本项目并行的宽5米左右既有道路。
办公生活设施
项目经理部办公、生活区,操作人员生活区、试验室(包括办公室10间,会议室1间,住房8间,厨房餐厅、厕所洗浴室各1间,加上绿化、硬化面积共占地350m2)
混凝土拌合站
不建拌合站,购买距本标段起点约300米处商品混凝土拌合站混凝土。
其它生产设施
钢结构加工厂、钢筋加工厂、材料堆放场、物资库房、试验室、油库、炸药库等(其中炸药库占地600m2,试验室、物资库房占地50m2,钢筋加工厂、钢结构加工厂、材料堆放场共占地200m2,便道占地100m2)。
生产用电
利用进村高压线或由既有村电网接入
生产、生活用水
生产用水采用符合使用要求的水,生活用水接村内自来水。
生产设施负责的施工范围
本施工标段内路基、路面(不含中、上面层)、涵洞、雨、污水管网、及照明等工程施工。
取、弃土场
距本项目K0+900附近500米处,取土场占地14亩,弃土场为一天然沟谷。
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场地、进场道路及施工便道详见《附表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进场道路及施工便道布置
本段工程利用一条宽约5米既有道路为主要的交通道路,满足本项目进场人员、设备及物资材料运输。具体详见《附表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6供水供电系统布置
根据现场调研,生活用水从附近村民家中接入自来水,施工用水满足施工要求。
本项目沿线附近有变压器,就近接入电力。
第二章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述
拟建道路位于贵阳市龙里县水场乡片区,起点接规划贵龙大道贵阳市端,终点接规划贵龙大道龙里县端,道路全长1512.625m。本段工程起讫桩号K0+700~K1+512.625,线路全长812.625m,道路沿线共有4个交叉口,其中2处为T形交叉口,2处为十字形交叉口,主要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不包括路面中、上层)、涵洞、雨、污水管网工程、照明工程,以及为实施上述永久工程而必须的临时工程施工和缺陷修复。
图1.1-1项目道路标准断面图
表1.1-1项目主要技术标准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公路等级
三级公路,双向四车道
2
设计速度
km/h
40
3
行车道宽度
m
4×2×2
4
平曲线半径
m
400
5
道路纵坡
%
最大纵坡:5.5;最小纵坡:0.7;
6
竖曲线半径
m
最小值:800
7
桥涵设计荷载
公路-Ⅱ级
8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5(Ⅵ度)
1.3工程地质地貌
本项目沿线地貌总体处于黔中高原侵蚀溶蚀中低山区,地貌类型属高原侵蚀溶蚀中低山地貌。海拔高程1138.50~1098.5m,地形相对较平缓。区内部分地段为覆盖层覆盖,部分地段基岩出露,覆盖层厚度较薄,植被不发育。覆盖层其岩土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耕植土、素填土、红粘土;岩石层其岩土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强分化灰岩、中分化灰岩。岩体相对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
1.4气象水文条件
项目所在施工区属岩溶中低山地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4℃,最高气温31.6℃,最低气温-7.3℃,年平均降水量1129.8mm,最大日降雨量133.2mm,年平均风速2.5m/s,极限风速24.5m/s,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3%。
区内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雨、居民引用稻田灌溉用水及居民生活排水;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位埋藏较深,施工受地下水影响较小。
1.5工程规模
本段工程全长812.625m,包含路基、路面、涵洞、雨、污水管网工程、照明工程等,设计共有路基填方约41.2万m3,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