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绝对真实标准的机房建设方案.docx
文件大小:40.77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5.39千字
文档摘要

?一、项目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房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基础设施,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机房建设方案旨在打造一个符合绝对真实标准的机房环境,为各类信息系统提供稳定、可靠、安全的运行保障。

二、机房选址与布局

1.选址

-选择地势较高、干燥、通风良好、远离污染源和电磁干扰源的位置。

-考虑到机房的扩展性和维护便利性,尽量靠近电源供应中心和网络接入点。

2.布局

-采用模块化设计,将机房划分为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

-主机房内按照功能分为服务器区、存储区、网络设备区等,各区域之间保持合理的间距,便于设备的安装、维护和管理。

-辅助区包括空调机房、UPS机房、消防机房等,为机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支持区设有维修室、监控室、工具室等,方便机房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行政管理区用于机房管理人员的办公和休息。

三、机房装修

1.地面

-采用防静电地板,地板高度为[X]mm,便于铺设电缆和空调管道。

-地板的防静电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表面电阻应在[X]Ω至[X]Ω之间。

2.墙面

-墙面采用防火、防潮、防尘、防静电的彩钢板进行装修,彩钢板的厚度为[X]mm。

-墙面上安装防火门和观察窗,防火门的耐火极限应不低于[X]小时,观察窗应采用防火玻璃。

3.天花板

-天花板采用铝合金微孔板吊顶,吊顶高度为[X]m,吊顶内安装消防喷头、通风管道、照明灯具等。

-天花板的微孔孔径应均匀一致,通风性能良好,且具有防火、防潮、防尘等功能。

4.门窗

-机房的门应采用防火、防盗、隔音的双开铁门,门的宽度不小于[X]m,高度不小于[X]m。

-窗户应采用双层玻璃的防火窗,窗户的面积应不超过机房地面面积的[X]%。

四、机房电力供应

1.电源引入

-采用两路独立的市电电源作为机房的主电源,两路市电应来自不同的变电站,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市电电源的电压应稳定在[X]V±[X]%范围内,频率应稳定在[X]Hz±[X]Hz范围内。

2.UPS系统

-配置一套在线式UPS系统,UPS的容量应根据机房内设备的总功率和后备时间要求进行计算。

-UPS的后备时间应不小于[X]小时,以确保在市电停电时,机房内的设备能够正常运行[X]小时以上。

-UPS系统应具备智能监控功能,能够实时监测UPS的运行状态、电池状态等,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监控系统。

3.配电柜

-在机房内安装一套配电柜,配电柜应具备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等功能。

-配电柜内的开关应选用质量可靠、品牌知名的产品,其额定电流应根据设备的功率进行合理配置。

-配电柜应进行合理的分区,将不同类型的设备电源分别接入不同的区域,便于管理和维护。

4.电力布线

-电力布线应采用桥架或线槽进行敷设,桥架或线槽应安装牢固、整齐。

-电缆应采用阻燃、低烟、无卤的电缆,电缆的规格应根据设备的功率和电流进行选择。

-电缆在桥架或线槽内应分层敷设,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用途的电缆应分开敷设,避免相互干扰。

五、机房空调系统

1.空调选型

-根据机房的面积、设备发热量、环境温湿度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

-机房空调应具备恒温、恒湿、大风量、高显热比等特点,能够满足机房内设备的散热需求。

-空调的制冷量应根据机房内设备的总发热量进行计算,确保空调的制冷量能够满足机房的散热需求。

2.空调系统配置

-采用风冷式精密空调系统,配置多台空调机组,以提高空调系统的可靠性。

-空调机组应具备智能监控功能,能够实时监测空调的运行状态、温湿度等参数,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监控系统。

-在空调机房内安装加湿器和除湿器,以调节机房内的湿度,确保机房内的湿度在[X]%至[X]%范围内。

3.空调布线

-空调布线应采用线槽或线管进行敷设,线槽或线管应安装牢固、整齐。

-电缆应采用阻燃、低烟、无卤的电缆,电缆的规格应根据空调设备的功率和电流进行选择。

-电缆在线槽或线管内应分层敷设,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用途的电缆应分开敷设,避免相互干扰。

六、机房消防系统

1.消防设施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