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论坛新潮电子总第563期
特教学校家长陪读现状分析及实施建议
雷丽
1225000)
(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江苏扬州
摘要:随着融合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中重度或综合障碍的特殊学生成为特教学校的教学对象。因为生
源、师资及特殊家庭等多方面原因,家长陪读应运而生。调研中发现家长陪读在班级管理、学习辅导和生活照顾
等方面存在问题,建议学校建立陪读管理机制、开展专项培训活动和搭建多样交流平台,让陪读发挥真正的作
用,从而家校协作助推特殊学生逐渐独立融入学校。
关键词:特教学校;家长陪读;家校协作
随着国家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十四五”特殊教育(二)师资专业培养不够、素养欠缺
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叫(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推进实随着学校升格发展,近些年招聘了一批普通院校
施,“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的发展的师范毕业生。他们学历层次高、学科素养好,但人职
方向进一步明确。在此背景下,特殊学生接受学校教前未经过系统的特教专业培养,人职后专业素养稍显
育有了更多选择,大部分轻中度具有学习能力和没欠缺,如对特教事业的认同感不强,对特殊学生智力、
有严重行为问题的特殊学生进入普校随班就读,而认知、语言和思维等规律把握不清,对课堂突发状况
越来越多中重度或综合障碍的特殊学生成为特教学的应急处理能力不足等。另外,学校内一些工龄时间
校的教学对象,这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特教学校的教长的成熟教师,因为一直从事传统的听力和视力障碍
育难度。学生的教育教学,在面对生源新特点、行业新形势时,
关于家长陪读,《行动计划》提出“逐步建立助明显有些力不从心。家长陪读能帮助老师维护正常的
教陪读制度”,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具体表述和管教学秩序,及时应对突发的学生危险状况,使得课堂
理规范。本文所说的特教学校家长陪读是指,家长教学平稳持续进行下去。
与学生一同在特教学校内接受教育教学,从而达到(三)家庭养育认知有所转变、有所期待
家校协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行为。家长陪读特殊家庭越来越重视高质量地养育孩子。家长坦
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与纽带,能够促进学承,看到孩子的样子就知道必须要陪读。一开始陪读
校教育向家庭教育延伸。家长陪读作为一种具体的带有愧疚心理和对学校不放心的想法,但后来知道了
家校合作形式,在为学生成长、学校管理产生积极特殊学生也能学到一技之长,心里对孩子未来又产生
作用的同时,但也给学校管理、孩子独立等方面带了些许期待。家长在陪读时互相交流养育经验,缓解
来了消极影响。家庭焦虑氛围,对孩子产生更客观更平和的认知。大
一、特教学校家长陪读的主要原因部分家长认为,课上辅助孩子跟上老师要求,课后回
笔者以Y市市直特殊教育学校为样本基地,调家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复习,这样的陪读模式有助于
研近三年家长进校陪读情况,发现主要原因如下:孩子快速融人集体生活、学习文化知识、社交和认知
(一)生源障碍类型复杂、程度加重技能。为此,他们愿意付出足够的时间、精力和人力进
一般来说,学生障碍类型越复杂、程度越严重,就校陪读。
越需要更多的教育支持2。特教学校招生对象不再局二、家长陪读的现状和问题
限于传统的“三类”障碍,越来越多的中重度障碍和综(一)陪读家长基本信息
合障碍学生成为生源主体。有的存在攻击行为问题,学校近三年陪读家长数量基本持平。本年度共有
严重干扰课堂教学秩序;有的基础能力较差,如不能25位陪读家长,其中盲部9位,聋部4位,孤独症部
控制大小便、不能自如进食等;有的兼有特异体质,如12位,孤独症部全员陪读(如表1所示)。在聋部和盲
癫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