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必背知识点归纳
交际目标
明白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且恰当地向他人寻求帮助。
学会在请求他人帮忙时,正确运用礼貌用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培养积极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提高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养成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
初步懂得当别人向自己求助时,应热情回应,尽力提供帮助,若无法帮忙要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
交际指导
礼貌用语的使用
起始招呼:在向别人求助时,开头一定要用礼貌用语。比如“您好”“请问”“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根据对方身份称呼)”等。例如,当你想问路时,你可以说“叔叔,您好!请问去图书馆怎么走?”“阿姨,您好!打扰一下,请问这附近有超市吗?”这样的开头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尊重,更愿意倾听你的请求。
请求表达:在提出请求时,要使用“请”字。如“请您帮我……”“请你……可以吗”“我能……吗”等句式。比如,在学校忘记带橡皮,想向同桌借,你可以说“同桌,我能借用一下你的橡皮吗?”或者“同桌,请你把橡皮借给我用一下可以吗?”如果是请别人帮忙捡东西,你可以说“请你帮我把地上的书捡起来好吗?”
感谢回应:当得到别人的帮助后,一定要真诚地说“谢谢”。这不仅是对对方帮助的认可,也是一种基本的礼貌。比如别人帮你解答了一道难题,你要说“谢谢你,你讲得真清楚,我明白了”;别人帮你捡起了掉落的东西,你要说“太感谢你了,帮了我大忙”。如果对方说“不客气”,你还可以微笑着回应,让交流更加友好。
清楚表达请求内容
说明事情缘由:在提出请求时,要简单明了地说明为什么需要帮助。例如,你在操场上踢球,球踢到了操场外的草丛里,你请路过的大姐姐帮忙捡球,你可以说“大姐姐,您好!我刚刚在操场踢球,不小心把球踢到那边草丛里了,我个子小爬不过去,您能帮我捡一下球吗?”这样对方就能清楚知道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以及为什么需要她帮忙。
描述具体需求:把自己需要对方做的事情描述清楚。比如,你在做手工,需要借彩色卡纸,你对同学说“同学,我正在做手工,但是我忘记带彩色卡纸了,你有多余的红色、黄色和绿色卡纸可以借给我吗?我只需要用一会儿,用完马上还给你”。明确地说出需要的卡纸颜色,对方就能更准确地提供帮助。
注意语言简洁:表达请求时不要说过多无关的话,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和生僻的词汇,一年级学生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表达。例如,你想让老师帮你打开教室的窗户,你直接说“老师,请您帮我打开窗户好吗?教室里有点闷”,而不要绕圈子或者说一些不必要的铺垫。
态度诚恳
眼神交流:在与对方交流时,要正视对方的眼睛。这能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尊重和你的真诚。比如,当你向同学请教问题时,眼睛看着对方,认真倾听对方的回答,同时在说话时也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样会让交流更加顺畅,对方也更愿意帮助你。
语气恰当:语气要平和、温和,不能过于强硬或者撒娇。即使你非常着急需要帮助,也不能用命令的口吻说话。比如,你想让妈妈帮你拿一下书架上的书,你不能说“妈妈,给我拿那本书”,而应该说“妈妈,请您帮我拿一下书架上那本红色封面的书好吗?谢谢妈妈”。用恰当的语气表达请求,对方会更乐意接受。
常见交际情境示例
校园情境
1.借文具:
情境:在美术课上,小明发现自己忘记带彩笔了,而同桌小红带了一盒彩笔。
对话:
小明:小红,你好!我忘记带彩笔了,这节课要用,你能借我几支彩笔吗?
小红:当然可以,你用吧。
小明:太感谢你了,小红!用完我马上还给你。
小红:不客气。
2.请教问题:
情境:数学课上,老师讲的一道题小刚没听懂,他想向学习委员小丽请教。
对话:
小刚:小丽,你好!刚刚老师讲的那道数学题我没太明白,你能再给我讲一遍吗?
小丽:好呀,这道题是这样的……(小丽讲解题目)
小刚:我懂了,谢谢你,小丽,你讲得真清楚。
小丽:不用谢,同学之间就是要互相帮助。
3.寻求帮助搬东西:
情境:开学了,小辉从家里带来了一些课外书要放到班级图书角,书有点多,他搬着很吃力,看到班长小宇路过。
对话:
小辉:班长,你好!我带了好多课外书要放到图书角,可是太重了,我搬不动,你能帮我一起搬一下吗?
小宇:没问题,我帮你。
小辉:太感谢你了,班长!
小宇:别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
生活情境
1.问路:
情境:周末,小欣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结果在公园里走散了,她不知道爸爸妈妈在哪里,看到一位路过的阿姨。
对话:
小欣:阿姨,您好!我和爸爸妈妈走散了,我找不到他们了。您能帮我打个电话给我爸爸妈妈吗?我的手机在爸爸那里,我记得爸爸的电话号码是[具体号码]。
阿姨:好的,小朋友,别着急。(阿姨帮忙打电话联系上了小欣的爸爸妈妈)
小欣:谢谢阿姨,您真好!
阿姨:不客气,以后要跟紧爸爸妈妈哦。
2.请邻居帮忙:
情境:傍晚,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