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课题:我的奇思妙想
内容分析:
本次习作要让学生展开奇思妙想,写自己想发明的一种神奇的东西。这类习作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奇思妙想,让学生感受汉语的博大精深,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语言运用:能够用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学会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进行写作。
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独特的想法。
审美创造:在表达奇思妙想的过程中,感受创造的快乐,培养对美的独特感悟和追求。
【教学重点】
能够借助图示对自己想发明的东西进行构思。【教学难点】
能清楚地介绍出样子与功能的奇妙之处。
情境导入:“只有不断探索的人,才能领略到世界的奇妙。”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将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向自然科技的大门,透明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鸟类的祖先真的是恐龙
吗?纳米技术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出发前往自然科技博
物馆探秘吧。博物馆以时间为序,共分为“过去--现在--未来有三个主题场馆。当我们完成最终任务时,同学们,还可以化身为小小预言家,用手中的笔图画未来世界,创科技未来呢!现在的你是不是有点小心动了吗?走,让我们抓紧启程吧!
子任务三米描绘智慧未来
活动1日快乐读书吧—
活动2
我的科技发明秀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趣味导入:神奇放映室。
趣味引入: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充满奇幻发明创造的动画短片,如《哆啦A梦》中神奇道具的片段。
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短片里那些神奇的道具是不是特别有趣?你们想不想也拥有像这样奇妙的发
明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我的奇思妙想的世界,分享自己的创意发明。
认真观看动画短片,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表达自己对短片中神奇道具的喜爱和对发明创造的向往。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短片,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为后续的写作教学做好铺垫。
第二节:写作实践:魔法写作工坊
1.链接生活,思考讨论。
为了提前预测海上风暴,确保航海和渔业的安全。科学家参照水母的顺风耳结构,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图片,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仔细观察图片,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在小组内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互相启发。
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看看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你能不能想出一些奇妙的办法来解决它们呢?比
如,为了解决雨天校门口的拥堵呢,我们可以发明一种伸缩雨棚减轻车流拥堵。为了方便旅游,我们可以发明长着翅膀的房子。
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这些东西真的存在,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现在,请大家开动脑筋,想
一想你最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别的功
能。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初步想法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4-6人,分享自己的想法。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提问。
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出发,思考如何让它们变得更神奇、更有趣。
2.写作实践:魔法写作工坊
教师示范:以会飞的房子为例,绘制思维导图:功能(飞行、自动清洁)→外形(彩虹翅膀、透明窗户)→用途(环游世界、帮助灾区)。
写作指南:教师出示“魔法写作卡”(含开头、中
间、结尾提示句):
开头:“我想发明,因为它能!”
帮助学生明确写作主题,并说明发明的目的或意义。
中间:它的样子像,最神奇的是
!”
导学生描述发明的外形特征和独特功能,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结尾:“如果有了它,我们的生活!”
帮助学生总结发明的意义,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在小组内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互相启发。
学生根据提示句填空,写出自己的发明名称和功能。
学生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发明的样子
学生根据提示句写出发明的实际意义或对生活的影响。
学生根据“魔法写作卡”来说一说自己的发明创意。
3.展示评价:创意发明发布会
舞台展示:学生自愿上台扮演“小发明家”,用夸张动作和语言介绍作品(如:“看!我的‘智能垃圾
桶!)。
同伴互评:
听众用“星星贴纸”投票给“最有趣发明”,并说出理由(如:我喜欢‘会说话的垃圾桶’,因为它环
保!”)。
4.教师点评:
教师结合学生发言从创意、语言两个方面表扬亮点,用幽默语言提出建议。
(1)创意方面
学生的发明是否新颖、有趣,是否有独特的想法。是否解决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