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数学 第四册(五年制高职) 教案 5.1--20.1.3 算法的特征.doc
文件大小:45.5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1.15千字
文档摘要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教材《数学(第四册)》

教案

课题

20.1.3算法的特征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算法的特征;

2通过例题,提高学生对赋值语句功能的应用,体会算法的程序化思想.

教学重点

算法的特征

教学难点

体会算法的程序化思想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问题探究

二、例题讲析

三、合作交流

教师活动

一、问题探究

前面学习了一些算法,想一想,算法有哪些主要的特征呢?

一般来说,一个有效的算法常常具有下面几个特征:

1.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即算法的步骤不能是无限的.

2.算法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可执行的操作,即每一个步骤都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完成.

3.算法的每一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定义,不能存在歧义.

4.一个算法有0个、一个或多个输入,以刻画运算对象的初始情况,所谓0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给出了初始条件.

5.一个算法必须有一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

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

二、例题讲析

例1设计一个算法,从输入的5个数中找出最大值.

例2小明有9枚一元的硬币,其中有一枚是假币,比真币略轻,你能用天平(不用砝码,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都可以放物)将假币找出来吗?写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算法.

三、合作交流

想一想,用这种算法找出假币,最多可能要称几次?还有没有其他解决这个问题的算法,使得称量的次数相对少一些呢?

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用下面的算法解决例8中的问题.

第一步,将9枚硬币平均分成3组,每组3枚.

第二步,将其中的2组硬币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中,如果天平的左右两边不平衡,则假币就在较轻的那一组中;如果天平的左右两边平衡,则这2组中的硬币都是真币,假币就在第3组中.

学生活动

通过具体的例子,体会算法的几个特征

体会算法中的变量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课内练习

五、课堂小结

第三步,从含有假币的那一组3枚硬币中任取2枚,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中,如果天平的左右两边不平衡,则较轻的一边放的就是假币;如果天平的左右两边平衡,则余下的那一枚就是假币.

很显然,这种算法只要称量2次就可以解决问题,一般会比前一种算法的称量次数少.

解决一个问题的算法可能不止一种,这些算法有优有劣,从这些算法中找出好的算法,也是算法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课堂练习

1.试写出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个算法.

2.现有一只能装3kg水的水桶和一只能装5kg水的水桶,请你设计一个算法,从水塘里取出4kg水.

五、课堂小结

1算法的特征

2算法的简单应用

学生模仿例题,自行完成

师生共同回忆、总结

课后作业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