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数学 第四册(五年制高职) 教案 2.1 17.1.2 平面的基本性质(一).docx
文件大小:69.76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1.3千字
文档摘要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教材《数学(第四册)》

教案

课题

17.1.2平面的基本性质(一)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识记公理一、三,并能运用它解决简单的点、线共面问题;

2.识记公理二,并能运用它找出两个平面的交线;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空间抽象能力.

教学重点

平面基本性质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难点

平面基本性质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问题探究

二、抽象概括

公理1

教师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在不太平整的地面上,照相机的三脚架能够稳定地摆放,而四条腿的桌子却不容易放稳;工人师傅常用角尺来检查一个工件的表面是否平整;一扇门的几个铰链一定在一条直线上……这些现象的背后蕴含着哪些基本原理?

一、问题探究

借助三角板和平整的桌面动手实验,观察并思考:

(1)把三角板的一个顶点放在桌面上时,三角板和桌面有公共点,三角板所在的平面与桌面所在平面有多少个公共点?这些公共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把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桌面上时,可以发现这条边就紧贴在桌面上,这说明什么?

(3)把三角板的三个顶点都放在桌面上时,可以发现整个三角板都紧贴在桌面上,这又说明什么?

二、抽象概括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若A∈α,B∈

如果直线l上所有的点都在平面α内,就说直线l在平面α内,或者说平面α经过直线l,记作l?α,否则就说直线l在平面α外,记作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思考、交流.

思考、记忆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公理2

公理3

三、例题讲析

公理2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若两个平面只有一条公共直线,则称这两个平面相交,这条公共直线称为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面α,β相交于直线l,可以记作α∩

若A∈α,A∈β,则存在唯一的直线l

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

公理3也可以简单说成“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由不共线的三点A,B,C确定的平面也可记作平面ABC.

三、例题讲析

例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因为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所以它有可能超出其所在的平面;

(2)两个平面相交,可以有两条不同的交线;

(3)不重合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例3如图,ABCD-

(1)点A,

(2)点B,

(3)平面ABCD与平面BCC1B

掌握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化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合作交流

五、课内练习

六、课堂小结

四、合作交流

常见的自行车的撑脚有哪几种设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五、课内练习

1.如图,ABCD-A

(第1题)

(1)平面AB1与平面

(2)过点B,D,

2.如图,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于A,B

(第2题)

六、课堂小结

1识记平面的基本性质的3个公理

掌握确定平面的方法,完成练习

回忆、归纳和总结

课后作业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