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精品课件(第1课时).pptx
文件大小:77.45 MB
总页数:5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2.17千字
文档摘要

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目录;视频:舞狮文化;;;;;;民间艺术;;活动园;;全国各地民间艺术;;我家住在山西省寿阳县,这里的“得胜鼓”很有名。这种鼓打法简单,但变化无穷,越打越起劲儿。;只要用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把你家乡的民间艺术制作成《导游小手册》,带来给大家一起长长见识吧!;;;;;王道正“变脸”始于1985年。当年6月,他从师兄刘忠义那里接过“变脸”的专用服装和特制道具。1980年12月,师兄刘忠义随剧院赴香港演出《白蛇传》饰演紫金铙钹,变了4张脸,令港人眼界大开。王道正追踪师兄刘忠义,经过刻苦钻研和反复摸索,增加为5张脸,在第三届世界文化节开幕式上引起轰动,倾倒西方观众,被誉为“化装和角色变幻的世界大师”。

有4位日本记者研究王道正“变脸”的秘密,测出他的“变脸”速度在1秒之内,至于秘密在哪里,只能慨叹一声:“不知道!“1996年,王道正曾先后应邀到新加坡、香港献艺,单独演出川剧“变脸”绝活,在短短的3分半钟里,陆续变幻出绿、蓝、红、黄、棕、黑、白、金等八张脸谱。;;;;民间艺术交流会

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和民间手工艺等都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

艺术。;北京京韵大鼓;陕西华县皮影;活动园;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

只要用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

骄傲的民间艺术。;;当地民间艺术的名称;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造,用来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

人们的美好愿望。;;;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民间艺

术的成就里蕴含着这些艺人的努力与智慧。;天津“泥人张”

天津“泥人张”是清末著名泥塑艺人张明山开创的泥人流派。张

明山在泥人的创作上注重写实,强调神韵,他的作品深受社会各界的

喜爱。

张明山(1826—1906),出生于天津一个贫寒的民间艺人之家,祖籍浙江。张明山的父亲以制作泥玩具为生,小明山在家庭的熏陶下,自幼喜欢玩泥巴,八岁便能协助父亲制作小猫、小狗一类的泥玩具。;他在泥巴造型上有很好的感悟与天分,十三岁开始独立从事彩塑创作,

十八岁便声名远播。

他热爱传统艺术,吸取众家之长,融会贯通,并运用到自己的泥

塑创作中。他善于观察社会,把市井的民情风俗、百姓爱好和日常情

态等生活细节都一一记刻在心中,作为

自己创作的素材。;;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和当地的民间艺术,探讨了民间艺术产生的原因,深刻感受到了我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并认识到民间艺术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和辛勤付出。;请以“传承民间艺术”为主题,各班出一期黑板报。;;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引以为

傲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民间艺术呢?;保护民间艺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击,许多独

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着衰落的困境。;2008年1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曾广为流传的凤阳花鼓戏濒临失传。由

于学习时间长、经济效益低,没人肯学唱。无独有偶,2008年1月26日《新闻

联播》报道,惠山泥人的传承人王南仙从泥人厂退休后,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拜师

学艺的徒弟,为防止惠山泥人艺术失传,当地政府不得不通过给学徒发工资的方

式给她招聘了九个徒弟。事实上,还有很

多民间艺术也处在衰落的边缘,被报道出

来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面对一些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我们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更

好地继承和发展它们。;______________衰落与保护;民间艺术“小传人”

2013年5月31日,南京市栖霞区某小学校园里热闹非凡,一场

由该校学生主办的民间艺术展演拉开帷幕。四条“小彩龙”在校园里

穿梭游行,翻腾舞动。原来,同学们想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向他

们的师傅汇报学习成果,也向全校师生展示民间文化艺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栖霞龙舞”这一民间艺术后继乏人。为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这项民间艺术,七十岁的“栖霞龙舞”传承人薛友新;走进小学校园,给孩子们当龙舞教练,义务教学排演。一开始就有

五十多名同学报名。

“只在电视里看过舞龙,还没见过真正的舞龙,我是龙的传人,

当然也要学会舞龙。”学生杜朕是“龙头”,在舞龙时他要一边做动

作一边喊口号:“龙出水、龙回首、滚龙、大摆尾……”一套表演结

束后,杜朕已满头大汗,不过,他说:“参加舞龙既能传承传统文化,

又能锻炼身体,我觉得挺好的。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很支持我。”;;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