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他们的数学基础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已经接触过简单的数学知识,如数字认知、简单加减法等,但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还比较浅显。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在数学启蒙方面相对薄弱,需要从基础开始逐步培养数学思维和学习习惯。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数学学习活动更容易产生兴趣。他们好奇、好动、好问,喜欢通过操作、游戏等方式来学习数学。但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耐心和细心,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和鼓励。
##二、教材分析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内容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四个领域。
1.数与代数领域
-20以内的退位减法: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为后续学习多位数减法打下基础。
-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写、组成、顺序、大小比较等,让学生建立数感,理解数的意义。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认识人民币: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掌握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2.图形与几何领域
-认识图形: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感知图形的特征。
3.统计与概率领域
-分类与整理:让学生学会分类的方法,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能用简单的统计图表示分类结果,初步感知统计的意义。
4.综合与实践领域
-本册教材安排了摆一摆,想一想解决问题等综合与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正确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认识10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组成、顺序、大小比较等。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会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学会分类的方法,能用简单的统计图表示分类结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从数学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书写工整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数学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分类与整理。
2.教学难点
-理解数的概念,掌握数的组成和数位的意义。
-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注重直观教学
-利用实物、图片、计数器等教具,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来理解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直观感受数的大小和组成。
2.创设情境教学
-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分类与整理时,可以创设超市物品摆放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分类的方法。
3.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操作法、游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想加法算减法等方法来理解算理,还可以通过开火车、抢答等游戏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加强练习与巩固
-设计形式多样、有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练习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5.培养学习习惯
-从一年级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书写工整、按时完成作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课堂上的示范、督促和课后的检查、评价等方式,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关注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