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1.认发挥想象,写出想要发明的事物。
2.能够借助提示,清楚地介绍自己要发明的东西。
3.能够根据别人的建议修改习作。
把想要发明的东西的样子和功能介绍清楚。
在分享、评议后修改习作,把想要发明的东西的奇妙、有趣之处描述出来。
收集资料梳理材料指导方法交流评议同学分享
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
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月日
执教:
1.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2.充分发挥想象,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奇思妙想写下来。
板块一视频导入,激发想象
师:(视频播放电影《阿凡达》第18分12秒到19分14秒的片段)同学们,你们看他是谁?
生:阿凡达!
师:看了片段,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生:阿凡达生活的星球太神奇了,太美了。
生:我好喜欢这个神秘的星球,尤其是悬浮山……
师:这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科幻电影,让我们见识到了导演的奇思妙想。麦考莱曾说,在所有人当中,儿童的想象力最丰富。今天就让我们开动脑筋,一起来“奇思妙想”。(师板书课题)
板块二借助提示,确定对象
师:看看同学们是否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
师:(师拿出一支铅笔)现在我用它来当表演道具,同学们能猜出我表演的分别是什么吗?(师表演飞针走线、指挥大合唱、钓鱼等动作)
生:老师一会儿飞针走线,一会儿指挥大合唱,一会儿钓起鱼来。
师:接下来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拿起铅笔进行表演,想一想:用铅笔还可以表演什么?试一试吧。(生上台表演)
师:我们借用一只小小的铅笔发散思维,大胆地想,变通地想,竟想出了这么多外形类似的物品。难怪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课件出示爱因斯坦这句名言)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你们是否也有过什么特别的想法或者想要发明什么东西呢?教材上给了我们几个示例,大家读一读。(生读)
师:课本上的示例有哪些?
生:会飞的木屋,水上行走鞋,会变大变小的书包。
师:这都是书本上的示例,请大家读一读,说说三个示例在名称上的共同点。
生:这三个示例中的物品分别是木屋、鞋、书包,它们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师:没错,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我们发现三个示例都是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改造。再读一读这三个示例,思考它们改造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生:“会飞的木屋”是将房屋的居住功能和飞机的飞翔功能进行组合。“水上行走鞋”改变了鞋子原有的功能。“会变大变小的书包”是让书包的形态有了变化。
师:同学们都很会思考,三个示例分别是对物品的功能、形态进行了改造,其中“会飞的木屋”是将房屋的居住功能和飞机的飞翔功能进行组合,是功能组合型发明;“水上行走鞋”改变了鞋子原有的功能,是功能改变型发明;“会变大变小的书包”是让书包的形态有了变化,是形态改变型发明。
师:根据上述结论,请大家借用“功能组合”“功能改变”“形态改变”等方式,展开想象,拓宽思路,写出自己想要发明的事物名称,完成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生填写活动一,并汇报。)
板块三借助导图,描述对象
师:同学们,你们的这些奇思妙想真有趣,接下来,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想发明的东西具体是什么样子的,它拥有怎样的功能。(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师板书:样子功能。)
活动二:你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功能?把它写出来介绍给大家吧!可以参考教材示例,想想自己要写的内容。还可以把你想发明的东西画出来,帮助自己描述。
【教材示例】
【我的发明】
导学小贴士:把想发明的东西的样子和功能用简单的关键词写出来,填入思维导图中,可以帮助自己描述得更清晰。
师:我们先来看看教材上的示例,“会飞的木屋”是什么样子的?
生:木屋下面有四个轮子,木屋两侧有机翼。
师:教材上“样子”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下方的格子是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还可以想象“会飞的木屋”其他的样子。
师:你可以说说你的想象吗?
生:我会想象木屋的顶端装有螺旋桨,类似直升机……
师:“会飞的木屋”具备哪些功能?
生:它具备遨游太空、自动除尘等功能。
师:除了教材上列举的这两个功能,你还能想象出其他功能吗?
生:我想象这个木屋还有自动调节温度的功能,这样不管木屋飞到寒冷的地方还是炎热的地方,都可以给居住的人提供舒适的环境。
师:大家的想象都很棒。你们看,把想发明的东西的样子和功能用简单的关键词写出来,可以帮助自己描述得更清晰。你们也来试试吧,填写自己要发明的事物的关键词。(生填写导图)
师:写完后同桌相互交流各自想发明的东西的样子和功能,并提出意见。(同桌相互交流)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描述自己想发明的东西的样子和功能。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有没有说清事物的样子,有没有说出事物功能的奇妙之处,尤其是有没有抓住关键词说出它的特点。
评价标准
评价星级
样子介绍清楚
☆☆☆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