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稳态与调节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分别是由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引起的疾病,百白破疫苗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合一疫苗,注射该疫苗是预防这三种疾病的有效措施。关于注射百白破疫苗的免疫预防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注射疫苗增强了人体第三道防线的防卫功能
B.识别疫苗的吞噬细胞属于组成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
C.百白破疫苗作为一种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D.注射疫苗的主要目的是使机体产生针对相应抗原的记忆细胞
【答案】C
【详解】A、注射疫苗增强了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即第三道防线的防卫功能,A正确;
B、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B正确;
C、百白破疫苗有三种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三种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C错误;
D、注射疫苗的主要目的是使机体产生针对相应抗原的记忆细胞和抗体,D正确。故选C。
2.为研究植物激素对细胞的影响,某活动小组用2,4-D、NAA培养拟南芥细胞,其中①组不添加外源生长素类似物,②组添加2μmol/的2,4-D,③组添加21mol/L的NAA。部分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裂指数指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组别
①
②
③
细胞形态(放大倍数相同)
细胞长宽比
1.41
1.08
1.54
分裂指数(‰)
1.05
2.84
0.49
A.表中细胞的结构A表示细胞核
B.表中③组细胞内结构A被液泡挤到细胞的一侧,据此推测该细胞已成熟
C.据表可知,NAA和2,4-D处理都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D.据表可知,2,4-D能促进拟南芥细胞的分裂,而NAA对此有抑制作用
【答案】C
【详解】AB、据图表可知,结构A表示细胞核,成熟细胞中有大液泡,液泡会把细胞核挤到细胞的一侧。③组中细胞内结构A的位置与①、②两组不同,被液泡挤到了细胞的一侧,可以推测③组细胞有大液泡,已成熟,A、B正确;
C、据表分析:②组细胞数目比①组多,而③组细胞数目比①组少,说明:NAA有较弱的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而2,4-D对此有抑制作用,C错误;
D、分析各组细胞分裂指数,对比①②组,2,4-D能促进拟南芥细胞的分裂,对比①③组,NAA对拟南芥细胞分裂有抑制作用,D正确。故选C。
3.取燕麦胚芽鞘切去顶端,使胚芽鞘不再产生生长素,进行加下实验。甲组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朝上,乙组胚芽鞘的形态学下端朝上;分制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甲、乙两组胚芽鞘的上方,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下方(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甲、乙两组胚芽鞘下方的琼脂块内生长素的含量,结果是()
A.甲、乙都含生长素
B.甲、乙都不含生长素
C.甲不含生长素,乙含生长素
D.甲含生长素,乙不含生长素
【答案】D
【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即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第一组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则甲含有生长素;另一组实验是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下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上端,则乙不含有生长素。D正确。故选D。
4.如图表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健康人走出温暖房间进入非常寒冷的环境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进入寒冷环境后,机体通过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等各种途径减少散热
B.血液中激素②会增加,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使产热量增加
C.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为促进、抑制
D.下丘脑是人体体温平衡的调节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答案】D
【详解】A、寒冷时机体通过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等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A正确;
B、寒冷时血液中②甲状腺激素会增加,甲状腺激素能提高新陈代谢的速率,增加产热;B正确;
C、激素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多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当激素②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C正确;
D、冷觉、热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D错误。故选D。
5.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丙肝病毒而获奖。丙肝病毒所含的核酸为单链RNA,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吞噬细胞可以对其进行识别和吞噬消灭,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B.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被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一共有6种
C.可以通过吡罗红染色的方法,鉴别肝脏细胞是否被丙肝病毒感染
D.当病毒感染人体,引发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时,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
【答案】B
【详解】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