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目录
TOC\o1-1\p\h\z\u0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
0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尖端下部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
D.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它提取出来命名为生长素
2.(2024·河南新乡一模)冬小麦的主要种植地在我国长城以南,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实验室中为使冬小麦开花,可对植株进行的处理为(????)
A.用红光照射 B.乙烯处理
C.低温处理 D.置于微重力环境
3.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对大麦芽生长的影响,选取长势相同的大麦芽,用不同浓度NAA溶液和清水分别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统计不定根数量和胚轴长度,计算NAA处理组减去清水组的值,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清水处理组作为该实验的对照组
B.由实验结果可知NAA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特点
C.大麦芽中所含的生长素不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D.可通过提高赤霉素含量来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促进大麦芽细胞伸长
4.(2024·广西南宁一模)黄瓜属于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茎部细长、叶片碧绿、花果期长,其生长过程受到多种激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调节。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色氨酸转变成的生长激素会影响黄瓜苗的向光生长
B.黄瓜茎端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大小会影响花的雌雄分化
C.黄瓜植株产生的乙烯利既可促进开花也可促进果实的成熟
D.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用于光合作用
5.在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顶端形成“弯钩”结构。研究发现,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研究者探究SA(水杨酸)和ACC(乙烯前体)对弯钩形成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弯钩的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B.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协同作用
C.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
D.弯钩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
6.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及植物激素抑制剂S处理水仙茎切段,48小时后测得水仙茎切段的伸长率如图所示,该实验数据不能支持的结论是(????)
A.不添加IAA和GA时茎段仍能生长 B.IAA和GA均能促进茎段伸长,IAA的作用效果更好
C.IAA和GA在促进茎段伸长时具有协同作用 D.植物激素抑制剂S能抑制IAA和GA的作用
7.如图实验装置,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在形态学上端放含有生长素的琼脂,下端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上)。之后发现下端琼脂块有了生长素。故得出以下结论:(1)下端琼脂块上的生长素来自上端的琼脂块;(2)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
关于该实验及其研究的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设计不严密,没有考虑将胚芽鞘倒过来放置时的情况。应该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能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至形态学上端
B.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若改用单侧光处理,一段时间后胚芽鞘不会向光弯曲
C.本实验用到的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如果移至上端偏右侧,一定时间后可发现胚芽鞘向右弯曲
D.若把本实验中的胚芽鞘换成胚根,则其结果相同
8.某学校的兴趣小组将小麦的胚芽鞘顶端2mm切除之后做了下列四组实验。一段时间后,检测空白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和②对照可以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实验③和④对照可以验证生长素的运输不受重力影响
C.实验①和③的空白琼脂块上会检测到生长素
D.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9.为探究温度影响香菜种子萌发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香菜种子中不同植物激素的含量,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激素种类
25℃
5℃
1周
2周
3周
4周
1周
2周
3周
4周
脱落酸/ug·L1
43
41
37
32
42
31
18
7
赤霉素/ug·L
5
8
13
19
7
26
82
103
细胞分裂素/ug·L
7
12
18
23
8
29
67
85
A.脱落酸、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种类是本实验的自变量
B.低温诱导有利于与脱落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合成有关的基因表达
C.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协同促进香菜种子的萌发
D.与25℃相比,5℃处理更有利于香菜种子的萌发
10.(2023·海南三模)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