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免疫调节(讲义)解析版.docx
文件大小:5.31 M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1.74万字
文档摘要

第12讲免疫调节

内容导航一、考情分析:析考情、掌规律、明预测……………1二、

内容导航

一、考情分析:析考情、掌规律、明预测……………1

二、知识建构:理知识、建网络、知联系……………2

三、考点突破:考向延伸、规律探寻、题型归纳……2

考点01免疫调节……2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考向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考向2特异性免疫

考向3免疫失调

真题研析

规律探寻

真题训练、命题规律总结

题型归纳

以题定考

题型01免疫调节过程及应用

题型02免疫失调

长句作答…………21

1、免疫细胞的作用;2、免疫调节过程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免疫调节

2023广东卷(2分)

2023湖南卷(2分)

2023北京卷(3分)

2023浙江卷(2分)

2023北京卷(2分)

2023山西卷(2分)

2023海南卷(2分)

2023天津卷(2分)

2022湖南卷(2分)

2022辽东卷(2分)

【命题规律】

综合各地高考试题来看,该部分内容主要围绕核心概念“免疫系统能够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识别并清除机体内衰老、死亡或异常的细胞,实现机体稳态”,突出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涉及辩证与推理逻辑思维实验探究创新思维等试题呈现形式,对免疫学知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考察。

【命题预测】

预测该部分内容将以选择题形式结合具体情境考査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异常和免疫接种等相关知识,题目难度适中。

考点01免疫调节

★考向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明确各种免疫细胞的功能

信号分子相关知识归纳

免疫系统三大功能

★考向2特异性免疫

两大免疫过程

温馨提示:

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抗原引起的是体液免疫,如细胞毒素等。

进入细胞内的抗原引起的是细胞免疫,如胞内寄生菌、自身肿瘤、器官移植引发的都是细胞免疫。

病毒感染先引发体液免疫,阻止病毒散播感染,当病毒进入细胞后,再引发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最后再由体液免疫清除抗原。

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①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

②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浆细胞。

③唯一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的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T细胞缺失,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几乎完全丧失。

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

(1)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其原因是抗原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处理,呈递,识别,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后才能产生抗体,因此,注射疫苗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具有免疫力。

(2)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地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这时抗体的产生不仅较第一次速度快、量多,而且持续时间长,所以某些预防接种应进行两次或多次,这样可产生大量的抗体和更多的记忆细胞。

3、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

(1)免疫预防——重在“预防”,注射物为经处理的丧失致病性却具抗原性的抗原即疫苗,目的是刺激机体主动产生抗体,尤其是产生记忆细胞,以防备真正病原体感染(防患于未然)。

(2)免疫治疗——重在“治疗”,注射物是抗体或免疫增强剂等,目的是“立竿见影”地直接消灭病原体。

4、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通过信号分子相互作用

(2)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受体一般是蛋白质分子.

(3)不同受体的结构各异,因此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考向3免疫失调

辨清三类免疫失调症

(1)过敏反应

①病理

②免疫类型: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2)自身免疫病

病理

将自身成分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

病例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3)免疫缺陷病

类型

实例

病因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防御功能过弱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导致的艾滋病

免疫调节要点归纳

1.(2023·北京)有些人吸入花粉等过敏原会引发过敏性鼻炎,以下对过敏的正确理解是()

A.过敏是对“非己”物质的正常反应 B.初次接触过敏原就会出现过敏症状

C.过敏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D.抗体与过敏原结合后吸附于肥大细胞

【答案】C

【解析】过敏反应:

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2、过敏反应的原理: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进而引起过敏反应。

3、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A、过敏是对“非己”物质的异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