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二 遗传与进化(综合题特训)(原卷版).docx
文件大小:282.53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6.23千字
文档摘要

专题二遗传与进化(综合题特训)

本专题考点梳理:

遗传的基本规律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遗传的分子基础

可遗传变异和进化

选择题训练:

1.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它们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个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研究中,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产生的一群生物。物种a的两个种群a1和a2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不能发生基因交流,这种现象叫做。

(2)c和d虽然生活在同一区域,但已经不能相互交配,这说明他们之间存在。

(3)在此过程中,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得以保存和积累,从而使控制有利变异的基因频率提高,导致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由此可见,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2.番茄是人们喜爱的水果,其果皮颜色有黄皮和透明皮,果肉颜色有红色肉、黄色肉和橙色肉。科研人员用两个纯系番茄植株杂交,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研究基因的分离定律,最好选择番茄的(填“果皮”或“果肉”)颜色进行研究。

(2)番茄果肉的不同颜色属于性状,控制其果肉颜色基因的遗传(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

(3)只考虑果肉颜色,F2中红色肉番茄的基因型有种;取F2黄色肉番茄植株自交后代中橙色果肉占。

(4)现假设基因A/a控制果皮颜色,基因B/b和D/d控制果肉颜色。其中显性基因均表现完全显性,当D基因存在时,果肉为红色肉,当D基因不存在时,B基因和b基因分别控制黄色肉和橙色肉。上述杂交实验F2中未出现黄皮橙色肉和透明皮黄色肉的性状,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为验证前述推测,可将F1与表型为的个体杂交,若后代表型及其比例为,则上述假设成立。

3.观察羊的毛色遗传图解(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羊的毛色分为白色和黑色,是一对性状,遵循基因的(填“分离”或“自由组合”)定律。

(2)毛色的显性性状是,个体4是(填“纯合子”或“杂合子”)。

(3)个体6的基因型是,个体4和5若再生一个子代,是白羊的概率为。

4.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该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疾病是(填“常”或“性”)染色体上的(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

(2)Ⅱ3的基因型是或。

(3)Ⅰ1和Ⅰ2均正常,他们的孩子Ⅱ5患病,这种现象称为。

(4)Ⅱ4的基因型是,若Ⅱ4和Ⅱ5再生育一个孩子,则其患病的概率为。

(5)近亲结婚会增加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主要原因是。

5.现有某农作物的两个纯合品种:高秆(易倒伏)抗病和矮秆(抗倒伏)感病。已知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上述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目的是为了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式的基本原理是。

(2)若要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F2的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

(3)已知该农作物叶片边缘光滑形(D)对锯齿状(d)为显性。现有三个纯合品种:AAbbDD、aaBBDD、AABBdd,有人利用这三个品种两两杂交,分别获得F2。假设不发生突变和染色体互换,若F2出现的结果是,则能证明上述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6.安达卢西亚鸡的毛色有蓝色、黑色和白点三种,且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为相关遗传实验研究结果。

组别

P

F1

1

黑色×蓝色

黑色:蓝色=1:1

2

白点×蓝色

蓝色:白点=1:1

3

黑色×白点

全为蓝色

(1)蓝色安达卢西亚鸡的基因型为,白点鸡是(填“纯合子”或“杂合子”)

(2)黑色的安达卢西亚鸡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有种表现型。

(3)蓝色安达卢西亚雄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