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试卷
语文
2025.1
(考试范围:全册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生应把答案直接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本人姓名、考场、考号等信息填写完整或把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一场修行。心烦时,读一篇好文,可以让你心情平静,和烦恼jué①别,让心灵更为澄澈;无聊时,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你内心充实,与经典对话,让精神日益富足。漫步书中,就开启了一场思接千载、视通云xiāo②的神奇之旅,我们可以认识粗犷的黄河流沙,可以感受缥miǎo③的江南碧波,可以体会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
(1)依次给上面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chéngkuǎng B.dèngguǎng C.chéngguǎng D.dèngkuǎng
(2)在上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决②霄③渺 B.①诀②霄③缈
C.①诀②宵③缈 D.①决②宵③渺
【答案】(1)C(2)B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字音。
澄澈,chéngchè,水清见底;清亮明洁。
粗犷,cūguǎng,①粗野;粗鲁。②粗鲁而豪放。
故选C。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字形。
诀别:juébié,告别;离别,多指不易再见面的。
云霄:yúnxiāo,云霄指的是极高的天空。视通云霄意味着视野开阔,能够通达极高的天空,通常用来形容目光远大,志向高远,或者形容观察事物的能力非常敏锐和深入。
缥缈:piāomiǎo,高远隐约,若隐若现的样子。
故选B。
2.积累文学文化常识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化底蕴。下面是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敬辞是指恭敬的用语,一般是对他人,如“雅正”“奉还”;谦辞是表谦虚的言辞,一般是对自己,如“敝人”“拙作”。
C.元曲盛行于元代,主要分为杂剧和散曲,散曲又分为小令和套数,《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小令。
D.古人对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称谓,如“而立”是指三十岁,“不惑”是指四十岁,“耳顺”是指五十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D.“耳顺”是指六十岁。“知天命”代称五十岁;
故选D。
3.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潜移默化滋养心灵。课堂上,七年级(2)班的同学围绕主题“诗意如水”,探究“水”在中国诗文中的意蕴,并制作了诗文积累卡。请把下面空缺处的诗文原句写在答题卡上。
诗意如“水”
水之态
诗句梳理
静谧之水
“枯藤老树昏鸦,①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动静之间,水更显环境的幽静;“峨眉山月半轮秋,②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这缓缓流动的江水,是诗人离开故乡的不舍。
开阔之水
“③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视野也因之开阔;“④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流入平坦广阔平原的水,是诗人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磅礴之水
“秋风萧瑟,⑤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突然涌起的滔天波澜,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夜阑卧听风吹雨,⑥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肆虐的夜雨、冰封的河水,虚实之间,那是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不息之水
“子在川上曰:‘⑦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一刻不停息的河水,引发了孔子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喟。
千百年来,流水不息,诗行不辍,情思不止。
【答案】①.小桥流水人家②.影入平羌江水流③.潮平两岸阔④.河流大野犹嫌束⑤.洪波涌起⑥.铁马冰河入梦来⑦.逝者如斯夫⑧.不舍昼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羌、潮、阔、嫌、逝、昼夜”等字词容易写错。
4.树德学校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