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审美创造][2023·河南中考改编]小豫想为下面的文
字选配一幅插图。A、B两幅备选图中,你建议选择哪
一幅?请简述理由。【当代奇迹】河南有一个水利奇迹—红旗渠,它是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历时十年在悬崖陡壁上修建的人工天河,解决了当地50多万人的饮水难题和50多万亩耕地的浇灌问题。过去的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红旗渠建成后,“旱涝都不怕,年年保丰收”。2345678910111213141修建红旗渠异常艰辛,其中“青年洞”的开凿尤为不易,
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一锤一钎打了17个月,才凿出了长
616米、宽6.2米、高5米的“青年洞”。2345678910111213141答案:示例一:建议选择A图。该图真实再现了林县人民敲锤打钎凿开山石的场景,能让人真切感受到他们修建红旗渠的艰辛,与文字内容匹配。示例二:建议选择B图。该图描绘的是红旗渠修通后林县人民丰收运粮的情景,能显示修建红旗渠的意义,与文字内容匹配。2345678910111213141(3)假如你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你想邀请校团委王老师
于本周三15:00在学校大礼堂与同学们分享红色经典
阅读体会,你会怎么说?答案:示例:王老师,您好!我是校学生会主席,想
邀请您于本周三15:00到学校大礼堂与同学们分享红
色经典阅读体会,请问您有时间吗?2345678910111213141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第二单元7回忆我的母亲目录CONTENTS011星题积累运用022星题阅读理解033星题综合实践为营造书香氛围,建设书香班级,八年级(1)班开展了系
列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与。A.佃.农(diàn) 仪陇.(lǒng) 祖藉 劳碌B.勉强.(qiáng) 调.料(tiáo) 溺死 私塾C.和睦.(mù) 横.蛮(hèng) 瞒着 慰勉D.不辍.(chuò) 追悼.(dào) 周济 功埙C【任务群一:字词句·积土成山】点拨:A项“藉”应为“籍”;B项“强”应读qiǎng;D
项“埙”应为“勋”。23456789101112131413.[2024·合肥蜀山区一模节选]小语为袁隆平拟写了一段
介绍文字,其中存在一些问题,请你帮他修改。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
究。2019年荣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甲】同年
荣获《共和国勋章》。2345678910111213141袁隆平带领研究人员,经过不断研究和创新,最终
研发出杂交水稻,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得到大幅提高。这
既解决了我国粮食短缺难题,也帮助世界上的许多国家
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乙】为确保世界粮食供给和
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2345678910111213141(1)【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提出修
改意见。答案: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2)【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答案:将“世界粮食供给”和“我国粮食安全”调换
位置。23456789101112131415.【精读·学贵有思】请分析下面议论性语句在文中的
作用。(1)母亲是个好劳动。答案:“母亲是个好劳动”这一议论句,作者评价了
母亲勤劳能干的形象,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该句
领起整个段落及其后几段对母亲是个劳动能手的相关
事件的叙述,即领起下文,展开记叙。2345678910111213141(2)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
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答案:这一议论句呼应前文母亲“教给我生产的知识
和革命的意志”的记叙,总结“我”感谢母亲的原
因。这个议论性语句的作用是总结上文,收束之前的
记叙内容,升华主题和情感。23456789101112131416.【精读·学贵有法】本文选材典型,组材巧妙,课文是
怎样将众多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请简
要分析。答案:①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母亲的一生,记叙事例
的时间跨度很大,可内容并不松散。②以母亲勤劳的
一生为线索贯串全篇,有重点地选择典型材料,有条
理地组织材料。2345678910111213141点拨:第⑥段的描写是为了表现父亲凡事总喜欢亲力亲为
的性格特点。详细描写父亲做鞋时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