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18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进度表.docx
文件大小:39.91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4.96千字
文档摘要

2018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进度表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对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还需要逐步适应。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但也有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困难,如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不佳等。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二、教材分析

2018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重要的数学领域。包括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等。这些内容相互关联,逐步深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奠定基础。

相交线与平行线部分,通过研究直线的位置关系,引入角的概念和性质,为后续学习几何知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平面直角坐标系将数与形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拓宽了数学学习的视野。三角形是几何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建立方程组模型,能够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则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为解决含有不等关系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方法。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部分,让学生学会如何收集和处理数据,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相交线、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等相关知识。

-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如转化思想、方程思想、类比思想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与应用。

-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应用。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解法和应用。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方法。

2.教学难点

-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与图形的变化。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模型建立。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解集的理解和应用。

-数据分析中数据的处理和信息提取。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习兴趣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问题驱动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确保学生扎实掌握所学知识。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培养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

-通过数学活动,如证明、探究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强化练习与反馈

-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纠正。

5.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5课时)

1.相交线

-5.1相交线

-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垂线的概念和性质

-5.2平行线及其判定

-平行线的概念

-平行公理及推论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第二周(5课时)

1.平行线的性质

-5.3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