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新考法阅读第⑦段,解释两个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卡脖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拦路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指相关技术掌握在别人手中,钳制住了我们。这里指技术上的难关。【点拨】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1)卡脖子,是指用双手掐住别人的脖子,多比喻抓住要害,置对方于死地。文中指的是当时这两个核心部件的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他们握着这两个核心部件的技术,钳制着中国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2)拦路虎,过去指拦路打劫的匪徒,现在比喻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和困难。在文中是指赵梓森攻克了半导体激光器这一技术难关。因此句中的“拦路虎”指的是技术上的难关。返回6.本文题目拟得非常巧妙,请简要进行品析。【点拨】本题考查对题目的赏析。“追‘光’”一词设置了悬念,能激发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同时,“追‘光’”又概括了赵梓森院士的研究之路:长期从事光纤通信技术研究,被称为“中国光纤之父”。“追‘光’”一词一方面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暗示了赵梓森的研究之路。返回7.阅读全文,说一说赵梓森在追“光”之路上是如何一步步前进的。先是负责“激光大气传输通信”项目,获得成功;接着开始研究“光纤通信”,最终确认光纤通信技术的可行性和巨大潜力;随后力排万难自行研制光纤,熔炼出高纯度的石英玻璃,拉制出了中国第一根纯石英光纤;再后来,在国家的支持下,攻克半导体激光器这个“拦路虎”,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跨过了通信机这个“世界难题”,使中国进入了光纤数字化通信时代。【点拨】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赵梓森的追“光”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步步前进,最终取得成功。根据第③段中的“1971年……实现了‘大气传输激光通信’,传输速度从8米迅速提高到10千米”,可概括为:负责“激光大气传输通信”项目,获得成功。根据第④段中的“1972年底……最终确认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可行性和巨大潜力”,可概括为:开始研究“光纤通信”,最终确认光纤通信技术的可行性和巨大潜力。根据第⑤段中的“赵梓森决定力排万难自行研制光纤”,第⑥段中的“经过数千次的试验,他终于熔炼出高纯度的石英玻璃。1977年,他用‘淘’来的旧车床和废旧机械零件组成的光纤拉丝机,拉制出了中国第一根纯石英光纤”,可概括为:力排万难自行研制光纤,熔炼出高纯度的石英玻璃,拉制出了中国第一根纯石英光纤。根据第⑦段“有了国家的支持……1982年12月31日,光纤铺设贯通了武汉三镇,中国进入了光纤数字化通信时代”,可概括为:在国家的支持下,攻克半导体激光器这个“拦路虎”,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跨过了通信机这个“世界难题”,使中国进入了光纤数字化通信时代。根据以上分析,把各个阶段的成果,用适当的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连接起来作答即可。返回8.你觉得赵梓森之所以能在光纤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功,与哪些因素有关?从小兴趣广泛,爱好制作;个人的坚持不懈,不满足现状,不断探索;不畏困难,奋发努力;热爱国家,致力于科研创新,国家的支持等等。【点拨】根据第②段中的“他从小爱玩,也兴趣广泛……唯独喜欢数理化和捣鼓小制作”,可知他从小兴趣广泛,爱好制作。根据第④段中的“由于当时的人们对光纤通信不了解,当他提出把‘光纤通信’列为科研项目时,遭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反对”,第⑤段中的“赵梓森决定力排万难自行研制光纤”,可知他坚持不懈,不满足现状,不断探索。根据第⑥段中的“条件简陋、危险频发,这一切都没能阻碍赵梓森研究光纤的步伐。经过数千次的试验,他终于熔炼出高纯度的石英玻璃”,可知他不畏困难,奋发努力。根据第⑦段中的“有了国家的支持,赵梓森在光纤通信发展的路上步子迈得更大了”“而激光器和通信机这两个核心部件仍被外国人‘卡脖子’。赵梓森不甘心。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他拿下了半导体激光器这个‘拦路虎’”,可知还得益于国家的支持,以及他热爱国家的情感,致力于科研创新的热情。根据以上分析,简要概括这些因素作答即可。返回*********习题链接基础题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人教八年级上第二单元阅读专项训练1温馨提示:点击进入讲评2345678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小题。屠呦呦与青蒿素①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