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11 短文二篇 (10).ppt
文件大小:3.04 MB
总页数:49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6.05千字
文档摘要

【注释】①东封:封泰山。②杞:今河南省杞县。③召

对:召其对答诗歌。④断送老头皮:意为被斩首。⑤诏

狱:关押钦犯的牢狱。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

狱。⑥独:难道。2345678910111213141A.余乃出 去后乃至B.遂至承天寺 如获至宝C.无以语之 山川之美D.相与步于中庭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A才 才到 极、最他们 的和,同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点拨:A.才/才;B.到/极、最;C.代词,他们/助词,

的;D.和,同/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2345678910111213141········8.下列对语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考虑,想到【甲】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翻译:念叨着没有和我一同享受这快乐的人,就到承天

寺找张怀民。理解:苏轼不愿独自赏月,去找张怀民同赏。“遂”字

体现出他的毫不迟疑,可见张怀民是他的知己,是分享

快乐时首先想到的人。2345678910111213141点拨:【甲】中“念叨着”翻译有误。“念”的意思是

考虑,想到。【答案】:【乙】23456789101112131419.【跨学科·音乐】同学们想配乐朗诵《记承天寺夜

游》,你觉得哪种乐器比较合适?请借助【展示角】,

帮他们选一种乐器,并说明理由。【展示角】鼓:传统打击乐器,声音激越雄壮。古琴:中国传统拨弦乐器,音色深沉,余音悠远。竹笛:汉族乐器中最具华夏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音色清亮婉转。2345678910111213141答案:示例:选古琴。理由:古琴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苏轼与张怀民在静谧的月夜一起漫步于庭中,两人虽都是

被贬的官员,有淡淡的忧愁,但无悲戚之意。深沉、悠远

的古琴声,能传达出他俩乐观、豁达之情。2345678910111213141示例二:选竹笛。理由:竹笛音色清亮婉转。苏轼与张怀

民在静谧的月夜一起漫步于庭中,两人虽都是被贬的官

员,有淡淡的忧愁,但无悲戚之意。清亮婉转的笛声,可

以传达出他俩乐观、豁达之情。2345678910111213141【乙】余自钱塘移守胶西,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始至

之日,岁比①不登②,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

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余既乐其风俗之

淳。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

破败,为苟全之计。2345678910111213141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

览。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

取池鱼,酿秫③酒,瀹④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2345678910111213141方是时,余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

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

也。 (选自苏轼《超然台记》,有删改)【注释】①比:连,连续。②登:特指五谷成熟。③秫

(shú):黏黄米,可酿酒。泛指有黏性的谷物。④瀹

(yuè):煮。2345678910111213141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答案: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

里,(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2)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答案:离开了墙壁雕绘得华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

粗木造的屋舍里。234567891011121314113.【甲】文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四年所作。虽然被贬谪,

但是从苏轼的文章中仍然可以看到他从身边的景物中获

取积极力量的乐观豁达。请联系【甲】文,说说他的

“乐哉游乎”。答案:苏轼被贬谪,却在承天寺与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

漫步闲庭,愁绪得到排遣,感受到了快乐。在苏轼的眼

中,欣赏月色(竹柏影)的美好,是快乐的。苏轼正是因

乐游获得了力量,又因有了力量而豁达。234567891011121314114.谈谈你对【甲】文中“闲人”和【乙】文中“超然”的

理解。答案:闲人:①因贬谪无职无权,清闲;②与朋友夜游

赏月,具有闲情雅致;③包含作者不得志的心境,具有

自嘲自慰之意。超然:一方面指弟弟为他所葺之台取名为“超然台”;

另一方面指苏轼被贬谪之后,还能修整园圃,打扫庭

院,与朋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