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周亚夫军细柳》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已.而.之细柳军?(2)居.无何?(3)介胄之士.?(4)曩.者霸上、棘门军?不久经过将士先前二三四五六一七八2.通假字。(1)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同“”,意为:?(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同“”,意为:?被披穿着式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二三四五六一七八3.词类活用。(1)介.胄.之士不拜?(2)军.细柳?名词用作动词,披甲戴盔名词用作动词,驻军二三四五六一七八4.古今异义。(1)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古义:。今义:?。(2)使人称谢古义:。今义:?。传达命令辗转流传的话向人致意,表示问候道谢二三四五六一七八····5.一词多义。军:军.霸上?上自劳军.?军.中不得驱驰?驻军军队军营二三四五六一七八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三峡》见课本【乙】十三日出山门,循麓而右,一路崖壁参差,流霞
映彩。高而展者,为板嶂岩。岩下危立而尖夹者,为小剪刀
峰。更前,重岩之上,一峰亭亭插天,为观音岩。岩侧则马
鞍岭横亘①于前。鸟道②盘折,逾坳右转,溪流汤汤③,涧底
石平如砥④。沿涧深入,约去灵岩十余里,过常云峰,则大
剪刀峰介立涧旁。剪刀之北,重岩陡起,是名连云峰。二三四五六一七八从此环绕回合,岩穷矣。龙湫之瀑,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
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节选自徐霞客《游雁宕山日记》)【注释】①横亘:横贯。②鸟道:险要的山道(路)。③汤
(shāng)汤:水势浩大的样子。④砥(dǐ):质地细的磨刀石。二三四五六一七八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至于夏水襄.陵?(2)空谷传响.?(3)岩下危.立而尖夹者?(4)约去.灵岩十余里?冲上、漫上回声高离开二三四五六一七八点拨:题干中的“之”是助词,解释为“的”。A.助词,
可译为“的”;B.代词,指代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
德;C.动词,到,往;D.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故选A。二三四五六一七八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答案: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2)重岩之上,一峰亭亭插天,为观音岩。答案:重重叠叠的山岩之上,一座亭亭玉立的山峰直
插云天,(那就)是观音岩。二三四五六一七八5.【甲】【乙】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似之处?请
简要分析。答案: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甲】文
借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表达作者对三峡的热爱和赞
美;【乙】文通过对雁宕山的描写,表达作者对其奇观异
景的喜爱之情。二三四五六一七八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见课本【乙】自古受命①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
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②岂幸相遇哉?上之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