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差异与教学策略北京教育学院心理系卢强
问题1:我们对学生了解多少?⑴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个人的认知结构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同化作用,在心理上不断扩大并改进所积累的知识而组成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一旦建立,又成为他学习新知识的极重要的能量或因素。
认知结构的变量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
“高分低能”是怎么形成的?事实性的知识概念性的知识方法性的知识体验性的知识
⑵认知风格场依存型——场独立型冲动型——沉思型(延迟反应、强化、榜样)
*二年级语文月考试题①我养了两只可爱的小鸭子②乌鸦的叫声好听吗③这里的水果太好吃了辐合型——发散型立法型、执行型、司法型
⑶学习风格小测验要求:对下列陈述非常赞同的记2分,比较赞同记1分,不赞同记0分。要尽快回答,第一反应最准确。
1.与听别人讲述相比,我更喜欢阅读故事。2.与听收音机相比,我更喜欢看电视。3.与记忆名字相比,我更容易记住面孔。4.我喜欢教室里有很多贴画和图片。5.书写的外观对我非常重要。6.我常常以图画的方式思考问题。7.我常常会因为丰富多彩的视觉图像或视觉运动而分心。8.我难以记住那些口头指导。
9.与参加运动项目相比,我更喜欢观看体育比赛。10.我倾向于用书面文字的方式来组织我的思路。11.我的面部表情是我情绪的最好反应。提示:将上述分数相加求和。
1.与记忆面孔相比,我更倾向于记忆名字。2.我喜欢演戏或其他类似的活动。3.我倾向于默读和出声思考。4.我很容易被声音搞得心烦意乱或分心。5.我容易忘记我所读的内容,除非我把它讲出来。6.与看电视相比,我更喜欢听收音机。7.我的字写得不好。8.在遇到困难时,我会把它讲出来。
9.我会口头表达情绪。10.与阅读某个主题相比,我更喜欢小组讨论。11.与写信相比,我更喜欢打电话。提示:将上述分数相加求和。
1.与看体育比赛节目相比,我更喜欢参与体育运动。2.我喜欢去可以触摸展品的博物馆。3.如果写字的空格变小的话,我的字会写得很糟糕。4.我的心理图像常常伴随着运动。5.我喜欢在户外运动或做事情,如骑车、野营、游泳、滑雪等。6.我喜欢做模型或其他手工艺品。
7.与记忆看过的或谈论过的事情相比,我记忆做过的事情要更好。8.在遇到困难时,我常常选择那些需要更多身体活动的解决办法。9.与阅读相比,我更喜欢做实验。10.我的肢体语言是我情绪的最好反应。11.如果我不把它做出来,我就难以记住口头指导。提示:将上述分数相加求和。
学习风格的类型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思考型
⑷智力及多元智能的差异
了解学生的多元智能语言、音乐、数理、视觉、身体、人际、自我、自然
⑸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把握核心的自我意识
⑹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⑺记忆品质
问题2:学生到底爱学什么?⑴自主的学习者给予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⑵留有质量的作业批判性思维(治污)与不动脑筋的思维(污染物有哪些)作业中的操作技能与认知技能
⑶有意义的学习将可理解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⑷与能力相吻合的学习内容技能(能力)水平任务难度厌烦焦虑与威胁
⑸超前学习的危害⑹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应用
问题3:是该重视分数,还是该重视问题?⑴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⑵如何对待好问的学生?⑶质疑能力哪去了?家长——不鼓励老师——任务繁重教材——过于科学
“在教科书中纷至沓来的新概念、新术语、新公式、新定律面前,学生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这就是真理,学习它、记住它。久而久之,历史性的。进化着的科学理论被神圣化、教条化,人们不知道这个理论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是这样,但我们还要相信它是真的,因为它是科学。这种教条的态度明显地与科学精神格格不入,但在科学教育中产生这样的态度又是相当普遍的,因为学生不知道一个理论源于哪些问题,有多少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及为什么人们选择了其中一种并称之为科学理论,学生也不知道这种理论是可错的,并非万古不变的教条。”(吴国盛)
问题4:如何看待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来源⑴学习需要——取决于学习前的抱负水准与状态⑵学习期待——取决于学习后的效果
学习动机的类型内部学习动机——目的“学有所乐”外部学习动机——手段“学有所用”
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⑴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成就动机)追求成功与避免失败T=M×P×IP+I=1关于课堂上的问题
⑵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动机水平效率
⑶教师的期待及宽松的课堂气氛。罗森塔尔效应教师的高期待对学生的影响
⑷妥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