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单元概述+综合探究同步备课说课稿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2份打包)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1单元单元概述+综合探究同步备课说课稿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2份打包)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单元概述+综合探究。主要内容包括:
1.了解我国辽阔疆域、人口构成及民族分布特点。
2.探究我国的地形、气候类型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合理利用与保护。
4.认识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了解改革开放的历程及其取得的成果。
5.探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历史与社会知识,分析我国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地理素养。
2.培养学生通过史料、数据等信息,客观评价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与挑战,增强国家认同感。
3.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探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民族政策、经济发展战略,培养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合作意识。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历史概念,对我国的基本地理特征和重大历史事件有了初步了解。
2.学生对于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喜欢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来学习。他们在学习风格上偏重于直观和操作,喜欢通过案例来理解抽象概念。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复杂历史和社会现象的理解和归纳能力不足,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度分析能力有限,以及在探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时可能存在的思维定势。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来辅助理解。
教学资源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教材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网络资源(历史文献、地理数据)
-教学视频(历史事件回顾、经济发展案例)
-实物模型(地形模型、经济结构模型)
-小组讨论指导材料
-学生作业本与练习册
-互动式教学平台(如在线问答系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开始学习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内容。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一起探究我国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请大家先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比如我国的地理位置、人口和民族分布等。
二、自主学习
1.请大家打开教材,翻到第1课《辽阔的疆域》的内容。首先,请大家自行阅读课文,了解我国疆域的特点,包括我国的地理位置、面积和邻国等。
2.阅读过程中,请注意以下几点:
-我国疆域的四至点分别在哪里?
-我国与哪些国家接壤?
-我国疆域的辽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三、课堂探究
1.现在,我们来探讨第一个问题:我国疆域的四至点分别在哪里?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指出我国的最北点、最南点、最西点和最东点。
2.第二个问题:我国与哪些国家接壤?请大家结合地图,说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位置关系。
3.第三个问题:我国疆域的辽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我国疆域辽阔对交通、气候、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四、深入分析
1.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2课《多样的地理环境》的内容。请大家阅读课文,了解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
2.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我国气候类型有哪些?
-这些地理环境特征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3.现在,我们来讨论第一个问题: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4.第二个问题:我国气候类型。请大家说出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并简要介绍它们的分布特点。
5.第三个问题:地理环境特征对生活的影响。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我国地形、气候对交通、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
1.现在,我们来看一个案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大家阅读教材第3课《改革开放的历程》的相关内容。
2.请大家关注以下几点:
-改革开放的起点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3.下面,我们分组讨论这个问题。每组选一个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
六、总结提升
1.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那么,这些成就背后有哪些原因呢?
2.请大家根据教材内容,总结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原因。
3.现在,我们来谈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请大家阅读教材第4课《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容。
4.请大家注意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