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41讲 世界现代社会生活与文化交流保护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pptx
文件大小:2.4 MB
总页数:130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1.53万字
文档摘要

第41讲世界现代社会生活与文化交流保护;课标要求;考情

归纳;;特征;(2)农业机械化;(3)农作物良种的推广;(4)养殖技术的发展: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水产养殖向______、机械化和集约化经营发展。;2.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1)粮食仓储技术

①在原始农业社会,人们利用____和陶器来存储余粮。

②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________储粮技术,后来这项技术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

③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④低温、____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2)食物冷藏技术

①在古代,人们利用腌制或风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还利用自然界中的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

②自20世纪20年代起,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________产业也发展起来。;3.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1)粮食安全;(2)食品安全;知识点二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链接·选择性必修2·第15课]

1.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1)体系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等内容。;(2)体系建设;内容;2.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1)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西方发达国家的____医学突飞猛进,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增加。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________的建设,培养个人卫生习惯。

(3)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公共卫生观念日益深化;______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注重精神卫生,普及精神医学知识。;知识点三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链接·选择性必修3·第8课]

1.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劳动力全球流动的原因:在__________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2)阶段与路线;(3)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

①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在______和公共服务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②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呈现出“________”迁移的趋势。;2.难民的困境和救助及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1)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①难民产生的原因:难民因为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________、经济恶化等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

②20世纪以来难民的分布: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二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____、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③国际社会解决难民问题的应对措施;④现状:尽管国际社会在难民的人道主义救助上作了很大努力,但仍然没有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2)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①美国“移民文化”;②新加坡“移民城市国家”;特征;知识点四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链接·选择性必修3·第15课]

1.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1)古代文物收藏:收藏文物往往是从艺术珍品开始的,成为人们拥有财富与权力的体现。

(2)世界各国的立法保护:1834年,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1964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2.《世界遗产公约》的制定

(1)原因: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

(2)时间:1972年,联合国__________第17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

(3)宗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4)内容: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__________双重遗产三种类型。

(5)意义: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它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

(6)完善: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概念阐释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教考衔接

1.未来世界粮食生产的应对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念。现在的粮食安全的含义已经不仅是保证粮食生产和储备数量的那种传统的备荒意义了。粮食安全在保障人民免于饥饿的基础上,还要包含食品健康(如绿色食品、营养等)、生物多样性、维护民族文化等新的观念。

——摘编自丁泽霁、杜志雄《中国农业现代

化的道路选择与面临的新形势——记“中外

农业现代化比较国际研讨会”》;如何认识“未来世界粮食生产的应对”这一全球性的社会问题?;2.中国在维护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