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秋季版)江苏省连云港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体悟生命价值 第11课 自尊自信 第2框 成事需自信说课稿2 苏教版.docx
文件大小:15.92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2.41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秋季版)江苏省连云港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体悟生命价值第11课自尊自信第2框成事需自信说课稿2苏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2024年秋季版》江苏省连云港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体悟生命价值”第11课“自尊自信”第二框“成事需自信”。本框内容主要围绕自信心的培养和作用展开,引导学生理解自信心的含义,掌握培养自信心的方法,以及自信心在成事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包括:1)道德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尊自信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2)法治素养:使学生认识到自信心在法律行为中的重要性,增强法治意识;3)生命教育素养:帮助学生认识到自信是人生成长的重要动力,促进生命价值的实现。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形成自尊自信的品格,为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自信心的概念及其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②掌握培养自信心的有效方法,如自我激励、积极尝试等;

③认识到自信心在实现个人目标和承担社会责任中的积极作用。

2.教学难点,

①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自信;

②如何引导学生将自信心转化为实际行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自信心的价值。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2024年秋季版》江苏省连云港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自尊自信相关的图片、图表,以及自信心的培养方法的视频资料,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吸引力。

3.教学工具:准备用于课堂互动的卡片、便签纸等,以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小组讨论。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确保每个小组有足够的空间进行交流,并在黑板上提前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系列成功人士的图片或视频,提问学生:“是什么让他们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以此引导学生思考自信心的作用。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节课关于自尊心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尊与自信之间的关系。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自信心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培养方法。结合教材内容,阐述自信心在个人成长、社会交往和实现人生价值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通过成功人士的案例,如马云、乔布斯等,展示自信心在实现人生目标中的重要性。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培养自信心,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完成以下任务:

a.分析自己在学习、生活和交往中存在的自信心不足之处;

b.制定提高自信心的计划,包括自我激励、积极尝试等方面;

c.分享自己的计划,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信心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培养自信心,为实现人生目标努力奋斗。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针对自信心培养计划,进行一周的实践,并记录自己的成长变化;

-准备下节课的讨论话题,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6.课后拓展(约10分钟)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如《自信力》、《如何赢得朋友与影响他人》等,进一步了解自信心的培养方法;

-组织学生参加自信心相关的讲座、培训等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自信心的力量》:介绍自信心的科学依据,包括心理学、神经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帮助学生从科学角度理解自信心。

-《自信心的培养与运用》:分析自信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职场、教育、体育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自信心培养视角。

-《名人传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人士传记,如《乔布斯传》、《马云传》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成功人士如何通过自信实现人生目标。

2.拓展建议:

-阅读拓展资源,了解自信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培养方法。

-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自信心培训课程,提升自信心水平。

-与同学、朋友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观看自信心的演讲视频,如《自信心的力量》等,从成功人士的经历中汲取力量。

-定期进行自我反思,记录自己的成长变化,总结自信心培养的经验。

-参与实践活动,如社会服务、志愿者活动等,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

-针对自信心培养计划,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不断挑战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学习相关心理学知识,如自我效能感、认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