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二圣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第8章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说课稿(新版)苏科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生物体的基本结构,了解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形成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发展对生命现象的感知和解释能力;通过分析生物体结构的功能,培养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探究过程中,锻炼实验操作和合作交流能力,树立尊重生命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难点: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解决方法与突破策略:
1.结合实物模型和图片,直观展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帮助学生理解。
2.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结构层次的功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细胞结构,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4.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生物体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联,提高学习兴趣。
5.采用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材料和指导,确保全体学生都能掌握重点。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实物模型(细胞、组织、器官模型)、显微镜、实验器材。
-课程平台:学校生物学科网络平台、在线教育平台。
-信息化资源:生物结构相关教学视频、动画演示、互动学习软件。
-教学手段:PPT演示、小组讨论、实验操作、实物观察。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一段关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视频中展示了哪些生物结构?它们分别有什么功能?
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讲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介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通过PPT展示细胞结构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
3.讲解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以人体为例,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4.展示人体器官模型,让学生直观理解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5.讲解生物体结构层次与功能的关系,强调生物体结构的复杂性和协调性。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生物体结构层次图。
2.各小组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总结。
3.练习题:判断题和选择题,检验学生对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理解。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生物体结构层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
3.教师提问:生物体结构层次对生物体有什么意义?
4.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创新教学(5分钟)
1.展示生物体结构层次在不同生物中的表现,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2.学生讨论:不同生物的结构层次有何异同?
3.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提问: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并总结。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体结构层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八、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思考生物体结构层次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45分钟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细胞的故事》:介绍细胞的历史、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人体的奥秘》:详细解析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探讨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特点,以及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微生物的世界》:介绍微生物的种类、形态、结构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阅读拓展阅读材料,深入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通过网络资源或图书馆,查找关于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科学论文,了解相关研究的最新动态。
-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不同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特点和功能。
-观察日常生活现象,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迁徙等,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参与科学社团或兴趣小组,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探讨生物学问题。
3.实践活动建议: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科技馆的生物展览,直观感受生物体的结构。
-开展小组合作项目,如制作人体器官模型,加深对器官结构层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