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文件大小:18.32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3.1千字
文档摘要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是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一课。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如文字、图像、音乐、建筑等,以及这些载体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历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文化传承的多样性,认识不同载体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教学内容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符合高二学生的知识深度和认知水平。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深刻理解,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通过分析文化传承载体的历史演变,增强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历史解释能力,使其能够客观评价不同文化传承方式对文明发展的影响,培养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为终身学习和文化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文化传承的载体:介绍文字、图像、音乐、建筑等载体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强调它们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例如,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如何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简体字,以及汉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

-文化交流的意义:强调文化交流在促进文明进步、增进民族理解、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中的作用。例如,分析古代丝绸之路如何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教学难点

-文化载体的历史演变:理解不同时期文化载体的发展变化,如从口头传统到文字记录,再到现代的数字化载体。难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把握这些变化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动因,例如,讲解为什么在汉代会出现造纸术的发明,以及它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文化交流的复杂性:识别文化交流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包括文化的传播、接受与融合。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文化交流不仅仅是单向的传递,而是多方互动的过程。例如,分析唐朝时期鉴真东渡日本的历史事件,让学生理解文化交流中不仅有知识的传播,还有文化身份和价值观的交流与碰撞。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文化交流与传播》选择性必修3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图片(如甲骨文实物图片、古代建筑图片)、文化交流案例视频(如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纪录片)、历史时间线图表等。

3.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设备,用于展示多媒体资源。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划分讨论区域,准备白板和记号笔,方便学生讨论和记录。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化交流知识点,如:“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文化交流的基本概念,谁能告诉我文化交流都有哪些形式?”接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文化交流的多种载体,了解这些载体如何发展和传承文化。”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首先介绍文化传承的几种主要载体:文字、图像、音乐、建筑等,通过实物图片和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载体的特点。

-接着,教师详细讲解每种载体的发展历程和其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例如,通过展示甲骨文和简体字的对比,讲解汉字的演变和其对文化的传承。

-教师通过视频资料展示文化交流的实际案例,如丝绸之路的交流,让学生理解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并讨论,如:“同学们认为,为什么古代的丝绸之路上会有那么多文化交流?”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如填空、选择或简答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巩固对文化传承载体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挑选几名学生回答问题,并对答案进行点评,指出正确与错误之处,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文化传承载体的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种文化传承载体,调查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与变化,并撰写一篇短文,下节课分享。同时,教师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课的内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知识点梳理

1.文化传承的载体

-文字:文字是人类记录和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包括汉字、拉丁字母等。文字的发明和演变对文化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

-图像:图像包括绘画、雕塑、符号等,它们通过视觉形式传达文化信息,如古代岩画、壁画等。

-音乐:音乐是人类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的载体,通过旋律、节奏和和声传递文化,如民间音乐、宫廷乐等。

-建筑:建筑作为物质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审美观念和技术水平。

2.文化传承载体的历史演变

-文字的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到楷书、行书,汉字的演变见证了中华文明的